|
|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因为学生无法感受,所以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文本空白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去接纳文本。针对本篇课文介绍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内容,教学时以读悟法为主,让学生通过想象、表演、现代化的教育等手段,在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获得美的体验。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金老师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巧妙地让学生回忆了第一段的内容,自然地引入第二自然段“泼水节开始了,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呢?” 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金老师抓住了“早早地、早已准备”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盼望过泼水节的急切心情,让学生通过声音把这种急切的感情传递出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早早地、早已准备”这些词,理解了人们盼望过节的心情。抓住“追赶、灌、泼、湿淋淋、笑开了花”等词,感受人们泼水时的狂欢。泼水节离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比较遥远,比较生疏,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放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深刻。然后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被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所感染,这样,教学做到了“披文入情”,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着朗读,真正领悟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除了教学书上的课文以外,金老师还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比如在讲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这一处时,金老师说:“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人们的脸上却笑开了花,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师:这是祝福的水,这是象征幸福的水,难怪人们这么开心。”谁再来读?”师:这清水传递着祝福,洒上花瓣,滴上香水,表达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祝愿,“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福他-----;清水泼在孩子身上,祝福他-----;清水泼在姑娘身上,祝福她-----;清水泼在小伙儿身上,祝福他------ ;难怪出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如果金老师能亲自参加这样的泼水节,我最想把水泼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如果你正在参加泼水节,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说给同桌听一听。这一设置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情感延伸的双重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