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和影子玩游戏》 说课稿(简)
教材分析:
影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太阳光下有影子,灯光下有影子,皮影戏里也有影子,影子还会调皮的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影子好玩但它具有复杂的形成原理,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一个有趣又充满好奇的现象。在《纲要》 活动内容选择中提到:“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可见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于是我选取了影子这一贴近幼儿生活、好玩又不失探索性的题材,针对具有一定观察力,思维力以及表现能力的大班幼儿设计、展开活动《和影子玩游戏})。
活动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发现影子特征及其呈现的必要条件。2 .尝试改变光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发现并记录影子变化的规律。3 .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探索活动,体验发现影子变化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发现影子特征及其呈现的必要条件。
难点:发现改变光与遮挡物之间距离和角度时影子产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1 、活动开展所需的电筒、白板、支架、操作单等。
2 、课件《 和影子玩游戏》 。
3 、自制图片、小结条若干。
教法与学法:
《 纲要》 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根据教学目标,主要采取启发式提问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等,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和获得学习的技能。
活动流程:(简)
本次活动从“唤醒幼儿经验一一自由探索一一拓展设疑”三大环节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展开,活动中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探索影子、制造影子。从感知到体验到创作,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一)唤醒幼儿经验,初步了解影子呈现的条件。
1 、出示影子图片,发现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2 、出示生活中的影子照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影子产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有光。拓展多种光源,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 、提供光源,通过游戏发现影子出现的第二个必要条件― 遮挡物。小结:原来影子的出现不仅需要光,还需要遮挡物。(解决活动重点)(二)自由探索、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这一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主要解决当光源、遮挡物、挡板三者处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时,影子会发生不同层次的变化这一问题,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加清晰,我将研究分为距离和角度不同两个探索平行层和一个经验梳理层,并运用视频、课件FLASH 等解决活动中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1 、第一层次:发现影子的大小变化。
( l )视频导入,引发孩子游戏的兴趣,发现影子变大变小的现象。( 2 )通过两次操作得出结论:遮挡物离光近影子大,离光远影子小。( 3 )提出“为什么”挖掘问题的更深层次。通过FLASH 演示得出结论:因为光延着直线传播,物体离光近时,挡住的光多,影子就大,离光远时,挡住的光少,影子就小。
2 、第二层次:发现影子与光源的方位变化。
( 1 )以影子还藏着许多秘密引出再次探索,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规则。( 2 )小组形式展开活动,分工合作享受探索的乐趣。
( 3 )展示操作结果记录单,并说明和演示操作的过程。
( 4 )得出结论:原来光和影子的位置总是相反的。
3 、第三层次:看图片梳理并巩固经验。
( 1 )出示找影子智力游戏图片,请幼儿从图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选项。并说明为什么。
( 2 )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拓展设疑,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
本环节我以两张对比强烈的图片引发孩子的猜测和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可以多重影子,又可以没有影子?为孩子打开想象的大门,畅所欲言,把各种猜测记录在猜测卡上,为下一次探索活动做铺垫。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深刻的了解到,科学活动是严谨的,孩子的思维也是严谨的,科学活动中有大量具有科学探索性的问题无法简单用语言来讲述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简单有效的解决活动中复杂抽象的问题,化解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