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测测、玩玩》说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说教材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日子里,我们的活动也走进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手、口、鼻等各种感官,欣赏着秋的景,领略着秋的美;收获着秋的果实,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寻找着秋的特别,发现着更多秋的秘密,就在寻找秋天的树的变化活动中,寻找幼儿园中最高、最矮、最粗、最细的树的活动中,有些小朋友发现了幼儿园有许多树差不多粗细,用肉眼很难辨别它们到底谁最粗,谁最细。为了将幼儿的问题进一步地激化,为了将个别幼儿的问题引申为大家的问题,更为了让幼儿掌握自然测量的一些初步知识与技能。于是,我设计了《测测、玩玩》这个科学活动。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充分体验到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他总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周围环境、材料、与人们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从认知、技能、情感方面确立了以下目标: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粗细。2、能综合运用目测与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多个物体的粗细,并能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排序。3、体验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位于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的粗细的方法。并结合目测的方法对多个物体进行测量、对比、排序。通过投放各种可测量的材料,利用讨论、自主操作的形式,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意识到测量的标准及测量的结果,提高幼儿的测量能力。利用设计记录的表格,集体性评价,使幼儿的测量方法、排序经验得到整理。利用多种游戏的形式巩固幼儿的测量能力。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为幼儿在园中选5棵粗细差异不太明显的树,并随意标上序号1—5。准备了尺、长纸条、绳子、毛线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选择、操作,同时提供给幼儿足够的操作空间与时间。
二、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活动的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产生问题冲突后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操作,验证是否可行,第二次是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与标准后巩固性操作。第三次操作是按照粗细对5棵树进行正确排序,起着进一步规范操作、加强验证的效果。2、游戏法: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矛盾冲突,进而解决问题,然后再以游戏让孩子们进一步与树亲近、与大自然亲近。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集体评价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利用自然物进行测量的经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测一测、量一量等多种形式的参与,不知不觉就与树亲近了起来,激起了幼儿对测量树的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测量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利用自己的方式先来试一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测量,寻找着最合理的测量方法与标准。此外,还采用了体验法游戏法等,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进一步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更好地亲近大自然。
三、说教学程序
活动过程是实施科学活动的具体操作部分,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将孩子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人。总的设计思路是:产生问题——尝试操作——掌握方法——巩固练习——经验拓展
(一)产生问题(游戏:找朋友)
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一开始我首先利用游戏“找朋友”,不仅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树的名称、总类、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而且也激活了上一个活动中的问题,引出了今天的矛盾冲突,3号与4号树到底哪棵最细,明确了当前所要解决的重点。
(二)尝试操作(两棵树的测量、比较)
紧接着大家坐下来进行讨论、交流,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共享,并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尝试操作。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场地、材料,孩子根据自己的方法操作,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自由地测测、量量、比比,获取有关测量的一些方法、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片面的,有些甚至是不太正确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测量的经验进行整理,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由于我们就围坐在需要测量、比较的两棵树旁,故讲评时可具体操作,避免了空洞性。
(三)掌握方法
由于大班幼儿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很弱,此活动又是新授活动,故我们允许幼儿产生错误和争论,在认识得到统一、经验得到完善后,我们引导孩子用刚刚习得的正确方法进行第二次操作,证实3号、4号树到底谁最细的正确结论。用自己的亲身操作来证实,往往幼儿记忆比较深刻,而且能体验自己成功后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五棵树的测量排序)
在幼儿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之后,开始加深难度,让幼儿进行5棵树的测量、比较。其中,主要引导幼儿学会目测与自然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操作,知道这样快而方便。为了便于幼儿记住测量结果,特意设计了一张记录表格,提出了按什么进行排序的要求,将数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在完成新的操作任务——排序的过程中,又对测量进行不断地加深、巩固。
(五)经验拓展(树桩、竹筒的测量排序)
在幼儿具有初步地测量经验、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之后,我再次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测测树桩、排排竹筒,在测测、量量、排排、玩玩的过程中拓展幼儿的测量、排序经验,不断加深、巩固幼儿的认知与技能。
这就是我整个活动的来源及设计思路,从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