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老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框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课标内容
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4.6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本框题的地位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单元第一框题。这一框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的落脚点,是当前社会的热点,理论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八年级已学过《多元文化地球村》的内容,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来组织本课的学习。
(三)教材结构
本课由两个方面的知识构成。一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讲述中华文化的产生、构成、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影响。二是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主要讲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四) 教材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能力目标:
(1)具有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的能力。
(2)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构成、特点、影响以及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不断创新。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认同,做美德的践行者。
二、说学情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说感觉似乎就在自己身边,又好象离自己很远。一些中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盲目认同;加上农村学生认知层面较窄,辨别能力不强,学生漠视了中华文化、中华美德的现象很容易产生,导致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文化,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逾越其心理、情感、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本课教学,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坚持并落实学生主体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相互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主要采用点拨式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用查找资料、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竞赛答疑等方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理念
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选取典型、具有感染力的视频资料和历史素材,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看成是思想品德的共同创造者,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收集我国文学、军事、思想、科技、天文体等方面的史料;
(2)收集对自己有影响的传统格言、警句;
(3)收集有关我国文化对世界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的材料;
(4)搜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谚语、格言、典故
(5)了解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的故事。
2、教师准备
(1)搜集代表中华文化的典型材料,搜集传统美德小故事。
(2)收集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视频,制作课件
(二)教学流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开始----复习旧课----情景导入-----新课学习------课堂小结------综合探究-----结束
(三)具体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识 启动思维
设疑:关于文化,我们不是第一次研究,还记不记得初二,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文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回忆起旧的知识,主要检查学生掌握原有知识情况,通过比较,导出新知识。
(二)情景感悟 导入新课
视频:多媒体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文艺表演的精彩镜头和赛场上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彩瞬间。说明,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的体育盛会,而且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盛会。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探究兴趣。
(三) 师生互动 新课学习
活动一:考考你 通读教材初步感知中华文化。
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灿烂的文化是谁创造的?
2、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3、传统美德有哪些方面?
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本,前后左右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八分钟准备(学生讨论,老师下去引导、组织、点拨),领悟课本基本观点,说出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识,初步了解教材,生成基本观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手到眼到心到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又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储备知识。
活动二:小组赛 品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
1“中华文化知多少”小组赛 品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参赛。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我国文学、军事、思想、科技、天文体等方面的史料;和搜集体现中华文化的谚语、典故。将学生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制作成图片。
多媒体展示: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6)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分享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情趣,品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博大精深。
过渡: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实物和印记,领略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
2多媒体展示材料:
在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也就是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处,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代、北朝、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
学生讨论
结论:结合渔洋村六千多年的文明史,引导学生品出中华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源远流长。
设疑: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归纳: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内容。想要突破难点,耗时较多,花会15分钟。我搜集身边文化资源,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导,创设情景,适时设疑,激励竞赛,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在展现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性,融入科学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品得课堂的精彩。
活动三:座右铭 品析谚语和格言赏析的影响
欣赏:投影学生收集对自己有影响的传统谚语和格言;
设疑:谈谈上面这些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相关链接】 多媒体显示: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109个国家超过3000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达4000多万人。根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到1亿人,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缺口将达500万。
设疑:说说我国文化对世界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
学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引申:说说我的座右铭------谈座右铭对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引导拓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座右铭,体会它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感受传统文化对我们深远持久的影响。耗时8分钟。
过渡:我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随着文化的积淀,也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活动四:故事会 品析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1、学生活动:讲述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的故事以及蕴涵的道理
(苏武牧羊 爱国忠诚 负荆请罪 宽以待人 以和为贵 徙木为信 诚实守信)
投影
2、课本p67的连线题
3、播放生活镜头,感受传统美德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涉及修身、齐家等各个方面,通过交流故事,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拓展:从董永卖身葬父到田世国捐肾救母,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耗时8分钟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影响,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力量,我们应该为此骄傲和自豪,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使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发挥光大。我们都是华夏子孙,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努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耗时2分钟
(五) 知识深化 课后拓展
[走进生活] 探究:请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家庭、学校、社会上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道德教育是生活经验的感悟、体验,给学生展开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到行动中去。耗时2分钟
(七)、说板书设计——采用图表形式、大纲式结构来构建。
中华文化的产生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构成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的影响
传统美德的内容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传统美德与时俱进
【设计意图】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反映本课的教学要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此外,学生可以利用板书进行课后复习,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八)、说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学生在自我体验、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激发情感、锻炼能力。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中华文化知多少小组赛),归纳法(中华文化的特点),让学生从熟知的文化事例和传统美德故事说起,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了解传统美德的品质,层层深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会。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评委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阅读推荐: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绪言说课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说课稿
›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说课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