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说课稿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
|||||
导入新课(2分钟)
|
大学时一位来自海南的同学在成都过第一个冬天的时候,一天穿了5件衣服在身上仍然觉得很冷。并且还将她的羽绒服拿给家人欣赏。
另外一个来自河南的同学,经常说她睡觉的时候感觉床很潮湿像在游泳,时常晒她的棉絮。
|
听故事引发思考(可能只会想到两地温度的差异)
|
利用自己有趣的经历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效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及参与意识。
|
|||||
回忆思考
|
提问:结合刚才讲的两个事例回忆气候的两个主要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
思考回答(应当能说到某些相关的方面)
|
用复习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初中知识的回忆,认识到知识的前后连贯性。
|
|||||
师生合作(5分钟)
|
先请学生发言填写表格内相应的内容。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完成。
|
根据已经学到的气候形成因子分析回答,尽可能的完成表格。
|
运用图表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前后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从前个知识点中不同因子的影响,总结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形成一个有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
|
|||||
学生活动(10分钟)
|
在黑板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等几条特殊的纬线。
1、请一名同学根据表格内容指出赤道附近地区气候应当具有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依次标注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气候类型所在的位置和特点。
|
学生根据刚刚总结的表格完成各地应当具有的气候特点草图。(效果好的话可以多判断几个位置,并试着取名字)
|
||||||
综合演绎(5分钟)
|
利用图2.26引导学生从刚才初步的认识过度到更加标准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
完成从知道位置知道特点到知道气候名称的过程。
|
从草图到示范图,使知识更加具有科学性。
|
|||||
课堂练习
|
地理填充图P49第3题。
|
完成练习
|
让全体学生得到练习和巩固。
|
|||||
承转过渡
|
过渡:从世界气候类型名称的取法来看也明显的体现了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
学生总结气候类型取名的特点,从而确定判别气候类型的主要依据。
|
引导学生探究原因。转入难点知识的学习。
|
|||||
读图归纳分析(5分钟)
|
读2.27图,设问:
1.这几个气候类型可以归为几类? 2.每一类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别是什么? 3.哪一个城市是个例外(伦敦)? 总结出不同温度带气候类型的温度范围特点;降水特点。
|
设计一:学生回答按气温特点分类。(温度带的名称)
|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师生讨论,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能力。
|
|||||
设计二:学生回答按降水量分类。
|
||||||||
突破难点(10分钟)
|
总结:从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
“缩小范围法”: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
①:根据气温最高月、最低月或气温曲线形状,确定南、北半球。 ②: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气候带。 ③: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年降水量(降水柱状图上各月降水柱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即雨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
学生先进行自主总结再由老师分析归纳。
|
此部分是本节的难点。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生动直观到形象思维”的过程,使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体现直观性和启发性原则。
|
|||||
课堂练习(2分钟)
|
相应的气候类型判定题一道。(练习册P52例题1)
|
完成练习。
|
根据遗忘规律及时的巩固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
课堂小结(1分钟)
|
用1分钟的时间在笔记本上大致写出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说出本节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
|
动手、动脑回顾知识。
|
锻炼学生对问题重点、非重点的处理能力,学生自主处理整堂课的知识,效果更好
|
|||||
课后思维拓展
|
1、已知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2、已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判断气候类型
|
学生根据刚才的判定步骤自己得出相应的分析方法。
|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 ,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