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后自评稿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要求学生经历一个改变物体沉浮的探究过程,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它的重量,体积之间关系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创新的良好科学素养。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总结出以下的几点得失:
一 ﹑整个教学过程突显了学生的“做”科学而不是“学”科学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遵循这个理念,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1) 灵活处理教材,为学生“做”科学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条件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设计制作潜艇放在一个课时里完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我觉得本课的重点首先应让学生对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有一个非常清晰深刻的理解,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动手验证。因此我打破了以书为本的传统作法,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研究前三个部分,既改变玻璃瓶的沉浮,改变浮标的沉浮,改变其它物体的沉浮,第二课时专题研究并设计制作潜艇。这样,教师就把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从而为学生“做”科学创造了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2) 教师提供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做”科学创造了物质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我选取了几种典型的结构性材料:玻璃瓶、泡沫板、橡皮泥、浮标、石头。教材中设计了改变玻璃瓶在水中的沉浮,但是我发现学具中所配的玻璃瓶由于制造的质量原因,很多玻璃瓶在水中本身就是沉的,容易引起争议,故而没有采用。为了找到这种合适的玻璃瓶,我找到我们学校的同事,请求她让她在医院工作的老公帮忙弄一些玻璃瓶。找来之后,我用剪刀或小刀将瓶盖上的金属包层小心地去掉,然后用消毒液将其消毒洗干净,然后放在水里先试验。找来的这种玻璃瓶和泡沫板体积因素容易控制,通过增减重量就能改变沉浮;橡皮泥可塑性强,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通过捏成空心状或船形,增大体积能上浮。这样,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通过合作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做好实验操作结果的记录,进行比较,体会增减重量、体积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二﹑ 创设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听起来很老套,但若要真正做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伊始,我利用学生喜欢小魔术的心理引入,以“小皮球”的沉与浮引发探究的问题,采取说、猜、看,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最后又回到一个小魔术:“服从命令的潜水艇”上,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延伸至课后。在学生们小组探究之时,我没有当旁观者,也没有当评判者,我全身心“埋”在学生堆里,参加他们的讨论,倾听他们的意见;在他们汇报时,我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有时还与他们一起争执;完全改变了以往教师高高在台上的形象,成为了与学生一起探索科学知识奥秘的同伴助手,良师益友。
尽管这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课后仔细反思,觉得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和改正的:
(1) 结构材料的准备需进一步细化到位
在改变浮标沉浮这个环节中,由于找不到非常理想的实验材料,导致部分学生的探究方向发生偏移,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虽然也让学生通过多种办法改变浮标的沉浮,但活动的重点应该落在“通过改变浮标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上,这是与第一个活动的目的区别所在。但由于实验用的浮标大小两头没有固定,部分学生拿到浮标后,很自然地想到把浮标的大小两头拔开,通过改变浮标的重量来改变它的沉浮。虽然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但没有却没有经历一个改变体积改变物体沉浮的探究过程。我当时在想,如果课前能够把结构性材料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这些遗憾就不会在课堂上发生,探究的目标指向一经明确,产生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2)尚需进一步提升科学课堂的驾驭能力
虽然我们希望学生能积极主动,热情洋溢地参与到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中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全然可以不管,任凭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中,出现了很多次学生还没等教师宣布实验开始就七手八脚地摆弄实验桌上的材料动手操作的情况;在教师宣布实验结束,倾听其它小组汇报交流之时,仍然个别小组继续热火朝天地操作的情况。教师应该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督促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能让大家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专心地实验、记录;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从而产生1+1>2的结果。
通过这次上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进一步夯实了科学教学的基础,同时也认识到很多自己以前不在意,也不留心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刻苦努力,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让自己在科学教学中有一个更长足的发展。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