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说课
教学
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前准备
|
准备电子课件、石膏体、素描工具等教具,调整多媒体设备,准备上课。
|
准备画笔、画纸等学习用具。
|
激发学习欲望和兴趣。
|
导入
目标
|
结合课件图例“地球有明暗的转动”引导学生总结明暗的变化原理——光的
|
学生根据图片总结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
|
潜在引导学生思考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
教学
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照射使地球产生明暗。明暗会使物体产生立体感。引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简洁、直观,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
|
明确学习任务,引起学习探究的愿望。
|
导学
达标,
突破
重难
点
教学程序
|
1、师:“要想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就要知道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
利用照灯照射球体,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明暗变化规律:
A、光线和物体的角度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B、光线的强弱远近、物体的固有色,都会影响明暗色调。
2、师:“要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还要学习光与明暗的关系。”
提问:(屏幕上)①在球体上,你能看到几种明暗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亮面、灰面、暗面,命名为“三大面”
②(屏幕上)暗面里有什么更丰富的明暗层次?
总结(板书):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称为“五大调子”。
具体补充讲解:明暗交界线是暗面中最黑暗的层次。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
教师活动
|
1、学生观察光源照射下的球体,通过分析说出自己的观察感受,总结明暗变化的规律。
注意观察、理解,踊跃发言。
2、根据观察课件图片,根据问题①分析总结光照下的物体有受光面(亮),半受光面(灰),背光面(黑)。
根据问题②仔细观察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
a、亮面是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上最亮的部分。
b、灰面位于亮面的两侧,一侧渐为形体的边沿,一侧与明暗交界线相衔接。
c、明暗交界线,位于亮面与暗面的交界处,
d、暗面是物体背光的一面。
e、反光是因为光线折射形成。一般情况下,强的反光仍然比最深的灰光深;投影是因光线被物体遮挡后在支撑物上留下的黑影。
学生活动
|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增强语言表达总结的能力和勇气。
设计意图
|
|
部分层次。“五调子”中明暗交界线是最重要的,画出明暗交界线才能体现出转折。
小结:这五大调子在实际临摹或写生中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这些层次关系,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师:“学习完明暗知识,我们一起来分析、欣赏几幅作品。”
出示课件范画,引导学生找出光线的方向,“三大面”和“明暗交界线”。
欣赏达芬奇等名家范画。
|
3、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出:
光线的方向,找出“三大面”和“明暗交界线”。
欣赏范画:
|
名家名作开阔视野,突破并回顾重、难点。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
实践
活动
教学程序
|
师:“看完大师的作品,大家有没有想过用所学知识自己写生实物。球体表现难度大,我们来写生这个圆柱体。”
教师活动
|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柱体结构,找出“三大面”和“五调子”。
通过课件回顾作画步
学生活动
|
锻炼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加深理解重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
设计意图
|
|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柱体,演示板书总结作画步骤:
a、仔细观察圆柱体,确定圆柱体的形体结构、比例及透视等问题。
b、找出明暗交界线,区别三大面,铺大体明暗调子。
c、局部刻画,加深明暗交界线、暗面和投影。
d 、整体调整明暗关系。
师:“看完并回顾完作画步骤,我们开始写生,环节不清楚的可以参照课件。”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
注意:1、执笔的动作姿势。
2、绘画的正确步骤。
3、构图合理。
|
骤:
学生拿出素描工具,开始写生圆柱体。
|
中去。
|
课堂评价
|
评价、总结,鼓励学生的创作活动,提出具体希望。
|
学生自评、互评。
|
通过自评、互评,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结
|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明暗的形成,变化规律及表现方法,并且动手练习了石膏素描画。同学们表现的也非常出色,希望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明暗去表现你喜欢物体的立体感。这样我们就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艺术美感。
|
聆听、感受、思考、立志。
|
启发学生思考用艺术表现、美化生活。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
|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的听取其他老师的合理建议,并仔细研究教材。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教师所讲的知识一定要准确精悍,以吸引学生的听课欲,并将美术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及水平。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