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说课稿
第一部分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是“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第三课时,在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后引入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但却是理解本章“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以及锋面系统的理论基础”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如果不能理解热力环流,第二单元的学习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同时它也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历年高考中多有考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它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目标:
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城市热岛效应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理论解释城市风、山谷风和海陆风。
四、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而且对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例比较感兴趣,参与、表现欲望较强,但已有的知识水平较低、甚至还有错误的认识。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五、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并借助于实验演示和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实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实验教学法、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法:在讨论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享受集体荣誉及成就感。
探究发现法: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案例分析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实现知识的迂移。
七、说教学媒体
采用自制课件进行教学,课堂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生动,易于反馈,便于学生理解;课件容量大便于节省不必要的时间,从而能够集中精力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第二部分
八、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课程导入,实验演示探讨成因,案例活动迁移扩展,课堂小结。依据学生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各内容模块按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活动、教师辅助的思路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六出祁山,在葫芦谷(现在的渭河谷地一带)火烧司马懿大军,眼看曹军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时,突然大雨倾盆。诸葛亮喟然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后人却这样评价:火是诸葛亮放的,雨也是他自己下的!雨怎么会是诸葛亮下的呢?学习了本节课后,你就会做出结论。引出热力环流。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
二)、通过实验与学生共同探讨热力环流的成因
实验演示:分别将点燃的蜡烛放于教室门口和门口上空,让学生观察蜡烛火苗及烟的运动方向(地面的蜡烛火苗吹向教室内,而上空吹向楼道),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1、 引导学生一步步画出教室与楼道间的热力环流图,从而由个别推向一般,引向大气热力环流的普遍规律。
2、 引导学生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纲要。
推导规律: 太阳辐射地区不均——>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
动风(“空气上升或下沉”“ 空气水平运动风”构成了热力环流)。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举出这种运动形式在地理环境中的两个实例。空调和暖气的位置、烧开水时水的运动方向举出这种运动形式在地理环境中的两个实例。
三)、典型的热力环流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完成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具体实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让学生画图总结每种局部热力环流的规律。
1、城市风 (自绘 )热力环流对城市环境,城市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让学生能够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
2、知识的迁移:通过城市风的研究,让学生分析“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形成;同时回答课堂导入的问题。
结合身边的地理,由学生亲身体会的现象出发,运用现学的原理,探究自然现象的成因。促进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并引申我们分析的是一天之中由于温度的日变化,产生的冷热不均,引起两地风向的变化。那么随着季节的变化,受热不均的地表大气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从而为以后的“大气环流”埋下伏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九、巩固练习
课后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根据课本P48活动题。让有FLASH知识的同学设计一个“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动画图,并在班上展示给学生看。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在整个教学中注重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板书设计:2.3 热力环流
1、形成原理
2.典型的热力环流
第三部分
十、教学反思
1、 课时的安排:1课时。
2、 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比较合理,紧扣知识点围绕知识点来展开。
3、 这节课的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另外学生必备的空间建构能力还较弱,所以授课时我用实验和必要的多媒体课件解决这两个问题,变抽象为直观,变二维为三维。利用这两个手段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更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和探究欲望。设置一系列探究问题,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多数同学完整的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少数同学在我指导下也完成了任务,只有个别同学在讲解完后才完成示意图绘制,从而顺利完成教学重点。
在运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时,联系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引导其分析最熟悉的城市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使学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提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城市热岛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信息收集能力。总之,通过三个案例的反复分析,不仅使知识顺利迁移拓展,而且最终突破了本节课难点。
4、 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注重问题的难易结合,由浅入深,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进行每个环节的小结,强调重点内容,争取使学生当堂记忆消化。
5、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为:利用“烛焰在门口的移动方向模拟热力环流”,该实验不仅可操作性强、节省时间,而且效果良好。其次,利用三个案例增强了学生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解释身边的地理。
6、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前两个班做实验时,没有和学生强调纪律,因而导致楼道有点吵闹;另外在时间安排合理性上要更加努力,争取在当堂完成练习作业。
相关阅读推荐:
›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 热力环流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