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洪老师的《正方体的截面》一课。从整堂课的设计来看,洪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教学经验的老师。
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说,针对什么是多面体的截面这个概念,洪老师着重在以下两点上加以强调。 1 、对概念文字表述中的一些关键的字、词予以重点分析与解读; 2 、引用了三个正方体截面的反例,如不是平面图形、不在正方体的表面、不是封闭图形等,引导学生进行概念辨析。分析地清晰又明确。
从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来说,几何画板的设计精美,在课堂上自然参插,绝对没有生硬的感觉。 1 、对于例 1 中说明平面 将正方体分割成怎样的多面体时,让两个几何体分别旋转了一下,使本来没有几何体概念的学生顿时有了直观体验的机会; 2 、在 5 个变式的设计中,洪老师通过似乎随意地改变三个点的位置,自然引出了 5 个变式,显然几何画板在这里处理地非常灵活机动。
从课堂讲解方面来说,洪老师在以下几方面都做得很不错。 1 、注重方法的总结,如连延交法和平行线法; 2 、注重结论的小结,如截面的特点是各顶点都在棱上以及各边都在面上。 3 、注重揭示画正方体截面的理论依据,做到了直观与严谨的统一。
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是课堂的最后缺少了一点点学生跃跃欲试的正反馈。
黄华老师指出了这是一种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自己分析得多,而学生的交流表达机会较少,属于小步子提问题。那么应该以怎样适当大小的步子来提问呢?
一堂课中如果都是关于认知、记忆类的问题,那么课堂里就没有腾出学生思维挑战的空间与时间。课堂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等等。
其实洪老师课中的最后一题在思维上非常具有挑战性,可惜的是没有充分的时间展开,在教师的提示中匆匆收场。黄华老师建议将思考题放在课的前面,我想还是有道理的。将思考题放在前面,由此便提出了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挣扎,然后再由易开始,逐步让学生建立自信,到课的最后再回到思考题,或许学生就有足够的信心去挑战了,也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完成,也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作提示,可以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挑战。这样做应该是能够将课堂推向高潮的。
关于提问,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适当的步子?我想 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了我们答案。在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可是,每一节课中,或每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如何,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又如何,这需要我们教师用足够的智慧去判别。
相关阅读推荐:
›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