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的,整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学好有余数的除法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
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十支铅笔。
2.学生准备圆片,三角各20个。
3.教学光盘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10÷3=3(人)……1(枝)
余数
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学
过程
|
教师边教边导
|
学生边学边练
|
设计意图
|
一、
情境
导入
二、
引导
探究
三、
应用
拓展
四、
游戏
总结
|
1、课件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小明在学
校组织的数学比赛中和
同组小朋友一起夺得了
冠军,奖品是10枝铅
笔。小明想把这10枝铅
笔分给大家,可是,怎
样分才合理?
3、谈话: 10枝铅笔,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分得的结果怎样呢?用算式怎样表示?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1.出示记录表,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
分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
2.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5枝,6枝,分别可以分给几人呢?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谈话:观察以上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引导观察表格,写出算式。
(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怎样列式计算?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呢?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两个算式各部分名称。
(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
板书算式:
10÷3=3(人)……1(枝)
(3)在除法算式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称为什么呢?1呢?
(4)引导观察比较10÷5=2和10÷3=3……1两道算式。
5.试一试。
6.解决问题:小明一组有3人,那么他会选用哪种分铅笔的方法呢?
1、“想想做做”第1题。
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观察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3、“想想做做”第3题。
1、游戏:“老狼和小红帽”
2、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
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一说,说给父母听。
|
自由发表意见并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由一小组示范分一分。
师生共同在表格中记录结果。
分组活动:用以上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分的不同情况记录下来。
汇报交流,观察总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根据表格内容列式计算。
说出两个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根据表格内容口答。
带着问题看书自学。
反馈交流,齐读算式。
观察比较,再次认识: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先用学具摆一摆,再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看图独立完成。
比较总结:第1题是每几个一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几份,两题都是平均分后有剩余,都可以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按要求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合作游戏
尝试总结
|
力求符合设计第六条
有简洁的导入:这一环节从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入手,点明课题。把数学问题置于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具有亲切感,从而感受数学问题来自实际生活,渗透“生活数学”的意识。
力求符合设计第二条:有恰当的自学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有明确的要求,通过把10枝铅笔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对“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余数”的概念打下基础。
力求符合设计第三条:有及时的自学反馈:当学生进行完自学探究后,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算式,突出了“剩余”这个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力求符合设计第一条:
有明确的自学内容:“写算式”是把学生的具体感知进行抽象的过程,是形成“余数”概念的主要环节。对于“余数”的名称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有明确的学生自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力求符合设计第四条:有精要的重难点讲解。教学时,通过一系列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由“没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也使他们获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动经验。
力求符合设计第五条
有实效的对重、难点的检测:及时、必要的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及时内化知识。既有基本的训练,也有应用性较强的操作训练,既有个人独立练习,也有合作活动,有效的对重、难点进行了检测,适应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力求符合设计第六条
有简要的课堂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强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引导学生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对本课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延伸。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