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与频率》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频数与频率》。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第一课时。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统计学和概率的重要基础,是刻画数据具体分析的重要统计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本章的重点,教学时需要用较多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频数等相关概念;同时须让学生亲身经历整理数据、计算级差、数据分组,并列出频数分布表的全过程,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频数的概念,以及频数对于描述数据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
2、了解极差的概念,会计算极差。
3、了解极差、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分组。
4、会列频数分布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了频数的概念和相关的概念。
2、体验求一组数据的频数,数据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3、体验极差的概念,极差的求法,会将数据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频数的概念。
难点:将数据分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归纳出相关概念的定义,灵活探讨出制作频数分布表的相关注意点和步骤,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跟踪练习法,将各个知识点一一突破,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在学习列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组数、边界值的理解。
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将新课的知识运用到具体解题过程中,达到检验落实新知的目的。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播放NBA火箭队与湖人队之间的比赛视频,分析各球员得分数据,提出:
问题1:本场比赛最有价值球员是谁?
问题2: 整场比赛所有球员得分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少?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平均数、方差等统计学知识。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对探索新知产生强烈的愿望,同时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经历尝试,探求新知:
通过导例,引发学生思考。对于导例中20名婴儿的体重你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数据?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极差的概念。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分组、如何确定组距和组数,归纳小结出制作频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根据课标的要求,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定出明确的目标,以此控制和调节教学过程。随时收集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给予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课内练习1由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是课内的例题,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学生板演,教师说明。
4、合作学习、解决引例
以四人为一小组,运用本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计算极差、数据分组,并列出频数分布表,从而解决引例中两球队队员得分在哪个范围内人数最多,在哪个范围内人数最少这一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频数的概念,以及列频数分布表对于描述数据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与同学合作的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6、课外实践、学以致用:
(1)、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参加各项活动的时间,并将得到的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如玩游戏、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
(2)、根据频数分布表,就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布置课外实践,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以致用的乐趣和信心,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