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和自感》说课
一、教材分析:
自感和互感是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的第六节,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特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自感现象。所以互感现象教学要求不高,只要求知道互感现象的产生,以及互感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而自感现象教材花费了较大的篇幅. 是本节的重点内容。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楞次定律的直接应用。而楞次定律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学生接受时间不长。所以学生接受自感电动势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上述分析与思路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1)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2)自感电动势的作用、自感系数;(3)对自感现象进行解释。
难点:自感电动势概念的理解,它如何对电流的变化进行阻碍。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分析及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成因,并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3.了解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式,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实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来感知自感产生的现象,观察实验现象,认识自感与互感现象。
2.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经历“闪亮”现象原因的探究,培养实验观察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感受4V电压下触电感觉,让学生对自感能有更深刻的印象,并利用自感知识解释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
2.理解互感和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让学生感悟特殊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殊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为了实现目标本节课教学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主要教学程序为: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理论探究)→科学预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深刻理解、实际应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理论探究、引入课题
情境:教师向学生播放手机音乐。
提问:(1)如何把手机里的音乐通过音箱放大?
(2)如何在不用导线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音箱放大声音?
(二)实验验证,学习互感知识
互感实验演示:手机音乐通过互感线圈放大声音。
1.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2.互感的应用:变压器;收音机的“磁性天线”。
3.减小互感:互感现象可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在电力工程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设计意图:以小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完成了互感的教学,为引出自感做好铺垫。
(三)理论探究、实验验证,学习自感知识
学生实验探究自感现象。
1.通电瞬间自感实验:课本22页演示实验,闭合开关S 瞬间,两个灯泡会有什么现象呢?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现象,并应用楞次定律对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体会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此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处,师生要进行充分细致的讨论。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设计两个问题,使知识深化。
通电瞬间“线圈”可等效为:与原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源。
拓展思维:若S 闭合,电路稳定后,线圈可等效为: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相等的直流电阻。
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自感现象的相关概念并板书:
(1)由于导体(如: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2)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导体中自身的电流变化。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阻碍”不是“阻止”,电流原来怎么变化还是怎么变,只是变化变慢了,即对电流的变化起延迟作用。
(2)断电自感实验:课本23页演示实验,当开关S断开瞬间,灯泡的亮度情况如何?
(实验现象,原因分析)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进一步学生对感应电动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理解。突破难点断电瞬间“线圈”可等效为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源。
思考:S 断开后瞬间,通过灯A 的电流方向有没有改变?方向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对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规律有了系统的了解。通过进一步提问,加深学生对自感现象规律的认识,让学生明确自感电动势的特点、自感电动势的大小。
(四)学生自主学习自感电动势和自感
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课本P24 自感系数部分内容。
特别指出以下几点提问并板书:
自感物理意义:描述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的能力。
(1)决定线圈自感系数的因素:
实验表明,线圈越大,越粗,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另外,带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2)自感系数的单位:亨利,简称亨,符号是 H。 常用单位:毫亨(m H) 微亨(μH)
四、实践应用
用自感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并防止自感危害。
通过一个小游戏,4V电压下,因为自感线圈的存在,人会有触电感觉。自感线圈能产生瞬间高压,烧坏仪器或烧坏开关,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设计意图:让学生解释自感危害现象的产生并找到解决办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和实用性,并能更好的掌握自感知识。
五、效果分析
1.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通过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更能让他们信服,印象更加深刻,比讲授法效果要好。
3.在分析通电自感时,由于知识的原因学生在此处会遇到困难。所以教师引导问题要尽 可能的细化。
相关阅读推荐:
›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说课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说课稿...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 由生活中的圆周运案例反思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