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程是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下面我从“课程整体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两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内容选取、内容组织四个方面。
1、课程定位:
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确定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有:化工装备维修、化工装备安装调试、化工装备制造、化工装备管理、化工装备设计等。从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着手,得出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从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是以制图与CAD、化工设备选型与设计、化工单元操作等课程为基础,并为后续的化工装备安装与调试、化工装备管理、毕业设计等课程做准备,该课程主要讲授化工生产中换热设备、塔设备、反应设备、管路与阀门等典型设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检修与维护等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了与相关岗位的对接。
2、课程设计
设计理念:课程的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与学的结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按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模式来建构,教学实施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改革思路:课程是以典型化工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逻辑起点,经校企专家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典型化工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项目作为主要教学载体进行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中 ,融入企业岗位工作流程,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总结”六步骤在“教、学、做”一体化的 教室中进行教学;把 “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等高职教育思想贯穿到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过程,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内容选取
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动手能力强,思辨能力弱,但课程培养目标又需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特点。
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典型化工设备的制造、使用和维护检修为主线,根据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职业特点选取内容。教学内容按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来编排,共分为下面四个教学情境:
情境一:换热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情境二:反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情境三: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情境四:化工管路的维护与检修
4、内容组织
遵循职业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结构和知识序列。将四个情境分为十四个学习任务。
二、教学实施
包括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1、 教学组织:
该课程以项目组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8~9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分配和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教师以项目经理的身份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借鉴PDCA企业管理理念,整个教学过程采取P(准备)P(计划)D(决策)D(实施)C(检查)S(总结)六步教学法。以第一个学习情境中的“换热器检验”的教学为例:
首先,教师向学生下达换热器检验任务(准备),学生接受任务后,了解该做什么;
↓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检验操作步骤及人员分工配合(计划);
↓
接着学生确定检验要求与操作步骤(决策),
↓
然后进入实施阶段,每一组开始拆卸 、组装、试压等操作。
↓
最后检查试压的泄露情况(检查),根据操作过程的6S管理、操作时间及试压结果给予综合评分(总结)。并对本次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有目的的学习。这种团队学习方式除有助于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与提升外,还有助于培养各种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凸显,操作技能明显增强,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讲解法、分组操作练习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仿真、现场、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3、教学资源
教学中用到的教学资源有多媒体、仿真软件、网络资源以及教材及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等。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向寓华主编的“化工容器与设备”,并选用了马秉骞主编的《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作参考教材。这些教学资源的结合有效地满足了教学需求。
4、教学评价
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标准。采取笔试、口试、操作、技术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同时采取校内老师评价、企业、社会评价相、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等考核方法。
各种评价主体有明确合理的分配比例。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的考核分解到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考前突击学习转变为认真对待每一次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