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准问题的切入点 提高课堂的实效
——对两节同一课时片断对比的思考
案例背景: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前进,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和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如何使学生能在每节课中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数学感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使学生在最近的发展区得到发展,确实对多数老师来说是个挑战。去年有幸在两所初中听两位教师执教浙江版八年级“三视图”内容,在两节课中,发现一些问题,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启发。
案例描述:
片断1:(10月24日公开课)
师:(打开多媒体)请同学们猜一猜,从正面看是 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生:(兴奋)无数个,如书、粉笔盒等。
师:从上面看是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生:茶杯。
生:跳跳球(幼儿园里幼儿活动用的)等。
师:从左面看是 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生:茶杯。
生:不一定,如果茶杯右边放有小球呢?
师:看来,只用一个平面图形还不能确定是哪一个物体或者是某些物品的组合体,请问用两个平面图形能确定一个物体吗?
生: (陆陆续续回答) 不能 。
师:用以上三个平面图形能确定一个物体吗?
生:能,是茶杯。
师:所以,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俯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合称三视图。
师:三视图是平面图形吗?
生:是平面图形。
……
师:(在屏幕上显示)请说出圆锥、立方体的三视图是什么图形?(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中出现圆锥的主视图有两种情形。立方体的左视图宽的长没有加倍)
老师首先把学生中出现圆锥主视图两种情形投影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画出的主视图用两种情形(如图),哪一个主视图是正确的。请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中出现难以判断)
师:圆锥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如冰淇淋。
生: (那些难以判断的学生兴奋的)是第二种情形,我怎么会想错了呢?
师:(老师把错误立方体的左视图的作品投影到屏幕上)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
……(教师化了5分钟,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片断2:(10月25日校随堂课,教师已听了公开课)
老师拿了一个带柄的杯子,里面放了一个乒乓球。(柄朝内)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杯子。
师:带柄吗?
生(正面的学生):没有。
生(正面左边的学生):不知。
生(左边和右边的学生):带柄。
老师把杯子旋转了,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的是一个带柄的杯子。
师:看来,我们观察要从不同的角度一个物体。
师:但是这个杯子里面还有玄机?并不是同学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最前面的几个同学上台俯视杯子)
生:哦,原来还有一个乒乓球啊。
老师把杯口朝着学生,同学都清楚地知道杯子里面还有一个乒乓球。
师:所以,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俯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合称三视图。
师:三视图是平面图形吗?
生:是平面图形。
……
师:(拿出圆锥、立方体模型放在桌子上,并在屏幕上显示圆锥、立方体立体图形)请说出圆锥的三视图是什么图形?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中出现圆锥的主视图只有如图所示的一种情形,立方体的左视图也是对的。
案例反思:
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的数学教学中,教材不再是权威,它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在《3.3三视图》的教学中,数学课本是以飞机模型及其不同方向观察到的视图引入的,而两位教师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合理、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更加关注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的知识技能,使问题更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因此有效的课堂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2.正确使用多媒体
虽然新课程倡导的数学教学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益,但并不是每分钟必用多媒体,使教师成为播放员,学生变成观看者,师生围着屏幕看,也并不是公开课必用多媒体,多媒体应该是辅助教学,该用的时候使用,这样才能使多媒体符合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片断二有效的利用实物模型,并利用圆锥水平的放置立体图,使学生能有效、快速寻找到三视图;而片断一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显示,使多媒体成了小黑板,实际上有些问题通过实物解决既直观又形象,并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有效的课堂里使用多媒体要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科学,应该把解决数学问题放在第一位,应该让数学本身的魅力放出光芒。
3.及时处理学生的“动态生成”
课后在与片断一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于抽象的图形与物体之间的转换的差距,导致了圆锥主视图、立方体左视图画法的错误,由于学生的练习出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态生成”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因此有效的课堂要把生成与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能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4.有效利用教材中的资源
由于同一堂课两个老师上课出现不同的问题,课后在与片断一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片断一的教师对课本中出现“阅读材料”置之不理,而片断二的教师了解到本节“阅读材料”对三视图的画法有一定的作用,把“阅读材料”作为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而且平时也注重课本中“阅读材料”,使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际上,教材中“阅读材料”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些“阅读材料”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深化,不但能使学生知识的拓宽和深入探索,而且形成浓厚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品质的提高。如果教师能重视“阅读材料”的资源,那么抽象的图形与物体之间的转换难度就会减低,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掌握,且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画立方体的左视图也不会出现底面的长方形的宽没有加倍了。因此我们有效的课堂是要正确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以及其它可以利用的资源,理解并明确它的作用,并实施有效地教学。
总之,一堂有效的课堂,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也不仅仅局限于一节课堂所能达到的,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决定的,就如某特级教师所说的“这节课备课虽只用了十几分钟,但我准备了一辈子”,因此,为了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我们要时刻准备着。
相关阅读推荐:
›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微课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