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科学说课稿三年级科学说课稿> 正文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我来造一张纸

本站微信

《我来造一张纸》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来造一张纸》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纸》的第二课时。纸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学生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材料。教材以纸作为观察研究材料,指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拓展、发掘更多与纸有关的观察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关于纸的直接认识;并使他们体会到:原来“熟视无睹”的纸,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东西。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并自觉地去观察更多新的内容,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本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来造一张纸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经历“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的简单的手工造纸过程。这里的造纸过程,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学生通过这项活动,能观察到纤维被压制成纸的过程即可。关于造一张厚的纸、薄的纸、厚薄均匀的纸,并不是要让学生分别去造这三张纸,而是希望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到各组造的纸厚薄是否一样,并能思考其中的原因。

第二部分:古代造纸的过程

让学生知道古代造纸的过程相当复杂,不是很容易能够完成的。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体会其中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参观造纸厂

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现代化的造纸技术,扩大学生的视野,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的教学原则,为突出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我以“造纸”作为本课的主线,把重点放在简单的手工造纸活动上,把难点放在纸的制作过程上。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造纸要用含有丰富纤维的原料。

(2)要经历基本的制浆、灌浆、滤水、压干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造一张纸。

(2)能反思自己的造纸过程,思考造出的纸厚薄不匀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造一张纸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纸张来自不易,培养他们珍惜、节约用纸的习惯。

(2)通过对古代造纸和现代造纸方法的了解,认识到技术在不断进步。

(3)意识到技术的发明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方便。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简单的“造纸”过程,进一步理解纸是由各种纤维经过加工而成的。

(三)教学难点: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经历造一张纸的完整过程,并探究解决有关纸的相关研究问题。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造好一张纸,我提前进行了造纸活动。本着节约的原则,首先我选择了一张用过的白纸,把它撕成了碎片,放入水中时发现,这些纸片浮在水面,不易沉入水中,用小棒搅拌了它才沉了下去,看上去就是有点浸不烂的感觉,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纸上有一层油或是薄膜之类的东西,是防水的,因此不易渗入水份。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和亲自动手操作才知道:浸纸最好是用卫生纸,餐巾纸易烂摊子,但是造好纸后,不易揭纸,因为它的纤维很小,但是卫生纸的纤维是比较长的,它吸水性好,容易烂,易制成纸浆,是比较好的“再造纸”的实验原料。所以为了确保学生造纸实验的顺利进行,我选择了卫生纸作为造纸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动手实践—交流汇报—延伸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倡“用教材教”,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把书本的第二部分内容“古书记载的古代造纸过程”和第一部分“我来造一张纸”调换了位置。这样的处理体现了活动的系列性原则,更利于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全面发展。下面我仅从五个方面对教学过程(包含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已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纸之前是用什么作记录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想要了解、参与探索的求知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然后借助于多媒体师生交流了解古代的造纸过程及其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的造纸方法,激发学生想要亲自动手造一张纸的求知欲望,并为学生亲手造纸做好准备。

2、制定计划,明确过程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使学生不是盲目操作,而是一种有目标、有任务的行为。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确:在课堂上造一张纸,需要经历哪些步骤、使用哪些工具,并谈一谈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既降低了造纸活动的难度,又明确了造纸的过程。

3、小组合作,亲历造纸

“听,我会忘记;看,我会记住;做,才能让我理解。”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与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引导学生去听、去看还要引导学生亲自做一做。这部分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经历“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的简单的手工造纸过程,其中使纸浆均匀地附着在抄纸网上是造纸的关键。初次造纸,学生技艺不熟,但这种经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体验着制作、协作,也体验着快乐。通过造一张纸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纸张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珍惜、节约用纸的习惯。

4、展示作品,自我评价

教材中提到的“我能造一张厚的纸吗”、我能造一张薄的纸吗”、我能造一张厚薄均匀的纸吗”三个问题,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践,深有体会。通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展示评价让学生明白纤维放置、用力均匀与否,均影响着作品的优劣,并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由此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5、观看录象,课外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课程三大目标之一,这个目标达成是在蕴涵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合作学习、探究兴趣、环保意识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通过影像资料,学生既看到现代化工厂生产的先进性,进一步帮助学生印证自己的猜测,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的同时,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思想教育:为了保护资源,不浪费一张纸。收集纸样的活动将课上内容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利用教科书外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我将本课的科学概念作为板书的主线。

我来造一张纸

材料:树木、竹、纸巾……

造纸过程: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

珍惜资源,节约用纸

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重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并通过亲历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亲身经历造一张纸的过程中尝试成果,体会快乐,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力求贯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宗旨。

相关阅读推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我们在生长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动物的卵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液体热胀冷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蜗牛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