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思品说课稿高中政治说课稿> 正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说课稿

本站微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本课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题的内容,课题设计为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全书的结构体系来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从本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来说,本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体现。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微观和宏观上的表现,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和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
2、 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重点成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全方位建设,但也有建设的中心任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部分理论性强,通过具体讲解,引发学生抽象思考、理解。
(2)教学难点:总体小康的特点以及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难点成因:高一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不强,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和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对于“什么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 说教法
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依据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规律,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1、 直观演示法
展示县城经济发展成就的视频及图片材料,让学生具体的、直观的感受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变化。
2、 启发式教学
适时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师生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讨论法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针对重点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二、 说学法
学情分析:本框题理论性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概括,但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已有所了解,因此,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现在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关注社会热点,课堂上积极主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搜集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
再次,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情景设置 导入新课(2—3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通过图片对比小康社会前的农民旧居和小康社会后的农民新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小康社会生活的美好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35分钟)
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板书)
结合导入部分的视频,让学生探究分析,进行讨论并主动介绍各自家庭变化,从中感受到生活变化极大,学生归纳出有以下表现:
(1) 总体小康(板书)
①表现:A.微观上(板书)
B.宏观上(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得出第二步已完成。但是,这是否已经到尽头了么?你觉得幸福么?(引出对现状的讨论)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GDP世界排名,同时经济发展之外仍存在的问题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学生了解现有小康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现状。
②现状
这就说明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而我们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出对全面小康的思考及分析)
(2) 全面小康的目标(板书)
学生从不同角度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党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接下来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分析。
2、 经济建设的目标(板书)
(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对此进行总结,得出目标



(1) 目标
①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③建设生态文明

要实现目标必须要付出努力,该怎样实现全面小康呢?
(2) 实现途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三) 课堂小结(1分钟)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学习到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与目标,明确了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所小的小康。
(四) 习题巩固(3分钟)
通过筛选,为巩固本课重难点,加强学生理解,选择以下几题作为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20世纪末我们实现的总体小康,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表现在(  )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们的消费结构从温饱型过渡到富裕型 ③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实现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截至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 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这说明(  )
A.我们还没有实现总体的小康
B.我们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C.扶贫仍然是党的工作中心
D.我们告别了总体小康,开始迈向全面小康
3.下列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面的小康指的是在全国同时实现的小康
B.全面的小康条件下,不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别
C.全面的小康消灭了贫困,因而无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全面的小康,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非选择题
4.辨析: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答案:
一、1.C 2.B 3.D
二、4.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水平,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在21世纪头20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
笼统地说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是不准确的。

六、结束
以歌曲《越来越好》结束,表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顺利完成,既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方面的教育。
 

相关阅读推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