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途的纸》
一、教材简析
《不同用途的纸》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纸》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包括:“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搜集各种纸样”、“研究不同用途的纸(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弯曲的性能)”三部分。
二、对教材的处理
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课前
第二课时
三、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纸的观察》,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种纸,他们已经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通过比较不同的纸,学生也认识到不同纸的厚薄不同,也有学生说到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这说明学生在生活中有观察过不同纸吸水性的情况。
1、知识储备
2、技能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上解除了自我中心性,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作出解释。
3、认知特点
通过前面四个单元《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观察比较出事物较明显的不同点。
在设计实验方案方面,学生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已有设计实验的经历,并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变量控制实验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对实验要控制的条件理解比较困难。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在《水》单元曾经使用过滴管进行实验,知道滴管的使用方法,但控制水滴数量方面不太熟练。
四、教学目标
知道纸的吸水性有强弱,不同吸水性的纸就有不同的用途。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感受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3.进一步体验探究的乐趣。
1.通过经历研究纸的吸水性强弱的实验设计,
初步感受变量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2.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纸的实验。
通过设计纸的吸水性强弱实验,初步感受变量控制
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通过经历纸吸水性的变量控制实验,认识纸的吸水性有强弱,知道不同吸水性的纸就有不同的用途。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设想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学生已有经验基础
变量控制实验
初次接触
学习有困难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七、教学过程
环节二:实验探究
环节三:交流研讨
环节四:应用、拓展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学情:已有纸能吸水的生活经验
教学策略:刚才老师在准备上课时,不小心把红墨水洒到书皮上了,现在我这里有四张纸,分别是宣纸、打印纸、牛皮纸、报纸,能用哪张把书皮上的红墨水擦干净?
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
学情:能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法
滴
泡
挤
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
学情:能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法
(每种方法都讨论时间较长)
教学策略1:插入口小
(只讨论“滴”这种方法,把学生关注点集中起来,使思维碰撞出火花。)
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
没有注意实验的相同条件
只注意到实验其中的一个相同条件
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
学情:对实验要控制的条件理解有困难
教学策略2:类比迁移
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
学情: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先想做做看
教学策略3:动手在前,分析在后
环节三:交流研讨(教学难点)
学情:不同的实验操作
教学策略:暴露错误操作——同学相互质疑——老师总结要点
环节四:应用、拓展
应用:根据宣纸和牛皮纸吸水性的特点,思考它们的用途
拓展:那如果要用纸做一个袋子,要想提起尽量多的东西,你会选择哪种纸呢?
八、板书设计
谢谢聆听!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