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第5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
教 学 过 程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借助于参考书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一、演示实例,导入新课
播放利用VB编制的有关解决数学问题的实例,请同学们观看。引出本课课题——编程解决数学问题。
二、提出任务,明确目标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教师以一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为实例,讲解利用计算机语言(VB)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学生按照编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利用计算机语言(VB)设计并制作一有关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要求:任务1:仿照教师的实例,但界面不可完全相同;
任务2:自己找一数学问题,最好是本学期数学教科书中的例子或习题。
学生任选其一。
|
学生观看、思考
学生思考、理解、记忆
|
演示教师事先制作的课件
|
教学意图
|
教 学 过 程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要让计算机解决问题,我们事先要给计算机设定好解决问题的步骤,即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
学生了解及掌握VB控件的使用及常用属性的设置。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了解将解题算法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的过程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
三、分析问题,确定算法
提示:按照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完成上面任务
1.分析及描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列出已知条件及求解方法
提出任务:求圆的面积S
分析:已知:半径为R、圆周率∏为3.14
求解方法:S= ∏R2 即S=3.14*R*R
2.算法描述:
引导学生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题方法,然后带领学生将此算法用流程图的方式进行描述。
自然语言描述:
1) 输入半径R
2) 圆周率PI为3.14
3) 求圆的面积S=PI*R*R
4) 输出圆的面积S
流程图描述:
书141页
四、编写及调试程序
1.设计窗体界面及设置控件属性:
步骤如下:
1) 设计窗体的界面:
a.启动VB
b.用鼠标调整窗体Form1的大小
c.设计窗体界面:书140页
2) 设置对象的属性:
书143页
2.根据算法编写程序代码:
在窗体内,分别双击“计算”、“结束”两个按钮,调出相应的代码窗口,输入代码。
书144页
3.运行、调试及保存程序
1) 运行程序:F5
2)调试程序
提示学生观察此程序,是否存在问题,学生若没有发现,教师在演示时半径输入一负数,查看运行结果。提示学生:半径可以是负数吗?
解决时,先修改流程图,再修改窗体及程序代码。
|
学生观察、思考、理解、记忆
回答
学生观看、思考
记忆、回答
按照所选任务完成算法设计
学生记忆、思考、操作练习
按照所选任务完成界面设计
学生观看、思考、理解、记忆
操作练习
学生思考、回答、操作练习
|
演示教师事先制作的课件
演示教师操作过程
展示1-2位学生设计的窗体
演示操作过程
|
教学意图
|
教 学 过 程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强化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
归纳知识、巩固所学
|
3) 保存程序:文件→保存工程
4) 生成EXE文件:文件→生成工程.exe
4.保存程序文件并上交。
五、学生自主制作完成一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
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展示一到两位学生的作品,要求作者说出制作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七、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描述问题,算法设计,编写及调试计算机程序。
当我们要用计算机解决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此问题若不能使用我们已学过的软件解决,就要采用编程的方法,按照上面的步骤来完成,其中算法设计最重要,算法设计正确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学生操作
一学生展示、讲解,其他学生观看、评价
|
展示学生作品
|
板书
|
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
1.分析及描述问题:
分析:已知:半径为R、圆周率∏为3.14
求解方法:S= ∏R2 即S=3.14*R*R
2.算法描述:
自然语言描述: 流程图描述:
1) 输入半径R
2) 圆周率PI为3.14
3) 求圆的面积S=PI*R*R
4) 输出圆的面积S
3.编写及调试程序
|
相关阅读推荐:
› 北京版七年级信息技术 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求圆的面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