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历史高中历史

渐进的制度创新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7-01 16:0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渐进的制度创新
  •   公告: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任英国首相和国王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朗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政体下,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立法权则归议会所有。)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政治权力:国王——议会)
1、《大宪章》的签署--限制王权的开始
(1)原因:英王因加强王权与贵族矛盾斗争的结果
(2)作用: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3)影响:从国王专权——有限王权
贵族权利——宪法权利
2.议会制度逐渐形成(组成、职责)
议会由国王和贵族院(上院)、平民院(下院)组成。至此,英国形成了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用多媒体放映英国议院、现代美国议会)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专制王权被推翻
4.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让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同时又有何发展?
答: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重要部分。
发展:王权受议会限制;国家由国王个人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由人治发展到法治
影响:议会权力开始超越王权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用多媒体放映),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国王——内阁)
1. 形成(时间、表现)
时间:光荣革命后
表现:国王退出内阁,统而不治,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
沃尔波尔就成了第一任首相,。
2、特点
内阁职责
内阁与议会关系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议会中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用多媒体放映)
3、发展
时间:19世纪中期 原因:选举权扩大和两党制发展
表现: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促进内阁由占议会多数的党组成
解决课本“阅读与思考”
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
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
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
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要么是一名“小托利”。
思考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的什么状况?民主化趋势的发展,人民选举权扩大;两党制逐渐完善,在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地位更突出了。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选出,两党制逐渐形成。
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设首相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减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
综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即是行政能力由国王向内阁转移的过程。
比较一下:明代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
答案:英国的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内阁制下的内阁是独立于国王之外的机构。而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强化封建统治的产物。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后,责任内阁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但是,最初议会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资本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其他阶层根本无法参政,于是,各个阶层都为争取普选权而斗争,终于使政治民主化得到实现。
(三)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三次议会改革法案(扩大普选权)
(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手中
(2)1832年,在英国第一次选举制度改革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
(3)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中,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4)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基础:代议制民主
核心:责任内阁制
政党政治职权分配:国王、
首相与内阁(组成政府)、
议会.
三、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练习题: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句话说明了英王的什么地位?结合17世纪有关史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
参考:(1)说明了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资产阶级革命前,英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总结: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国家权力由英王移转于议会,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民主范围不断扩大,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与确立。它为美国、法国、德国等后起的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