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历史初中历史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教案

发布者微信

    

第14 课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正确理解以印度为代表的大部分亚洲国家在战后初期获得独立的原因。认识东亚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认识和总结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结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要正确认识到,亚非拉各国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此也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教学重点应从阐述独立前的解放斗争转到独立后的民族振兴上来。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难点:印巴分治。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学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今天,我们来学习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由此导入。
讲授新课:
(一)、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组织学生讨论。如:(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
(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
(2)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3)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并发起不结盟运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4)印巴之争的历史根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曾在南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
(5)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的新加坡和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然后教师强调:中国、朝鲜、越南等国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1、 你对目前新加坡和韩国的印象怎样?南了解市场上有哪些韩国产品?
2、 目前新加坡和韩国以是工业化国家,教材讲了它们哪些方面的成就?
3、 新加坡和韩国发展经济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措施有哪些不同之处?对我国有何借鉴作用?
(三)、西亚经济的发展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1、 你了解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吗?
2、 海湾周边有哪些国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储藏情况怎样?
3、 海湾地区国家在独立后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中国经济的腾飞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1、中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在哪个时期,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中国内地经济起飞是在什么时期?起飞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的繁荣
香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会出现和保持经济的繁荣?
3、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台湾地区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亚洲“四小龙”是指哪四个国家和地区?
六、本课小结:
讨论作结: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你能否结合历史说明这个观点?
七、板书设计:按以上逐条板书。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本类更新

  • 1闁靛棴鎷�Andrea Bocelli - 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矗濞戞梹鍔樺锟� 闂佸鍨婚幆鏃€瀵奸弶鎴閻犲鎷�
  • 2闁靛棴鎷�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d海闁圭粯鍔楅幆鏃€绋夋径鎰濠靛倸绻楀锟�
  • 3闁靛棴鎷�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ョ缂併剳鍜佸悁闁搞儲鐩崳鍛婄附韫囨碍鐨�
  • 4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鈺傛瘣缂佹绋戝畷鐔鸿姳瑜忛鎼佹煢閵忋垺鍎熷☉鎾愁樀閸e憡绺借箛姘殤
  • 5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уù鐘崇墧缁ㄢ晠鏌屽鍜佹閻犲鎷�
  • 6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锔界埍婵犳洦鍋勫ú鎾诲箥鐎n厺绮撶€殿喖婀辨晶锟� 闂佸鍨婚幆鏃傛嫬閿燂拷
  • 7闁靛棴鎷�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敓锟� 闂傗偓鐠恒劎鎳楅梺濮愬灮閹梹绂嶅畝鍕濠靛倸绻楀锟�
  • 8闁靛棴鎷�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诞濞戞梹鍔曞ú鐔煎箑閺勫繑鐨�
  • 9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ヨ摕閻忓繐绻戣ぐ渚€鎮堕幘顔藉闁荤偟绻濈粭渚€鏌屽鍜佹閻犲鎷�
  • 10闁靛棴鎷�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敓锟� 閻忓繐绻戣ぐ渚€鎮堕弶鎴欎海闁圭粯鍔楅幆鏃€鎷呮惔銊у従闁圭粯鍔楅幆鏃€绋夋径鎰濠靛倸绻楀锟�
  • 11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ヨ摕缂併剳鍜佸悁閻犲鎷�
  • 12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d海闁圭粯鍔楅幆鏃傛嫬閿燂拷
  • 13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銈堝幀闁圭粯鍔楅幆鏃傛嫬閿燂拷
  • 14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鈺傤€杄闁解偓閵娿儱甯柡鍌ゅ灥濮橈拷
  • 15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诞濞戞梹鍔掔粭渚€鏌屽鍜佹閻犲鎷� 閻忓繐绻戣ぐ浣圭▔椤撶喎绲瑰鍫嗗嫬绲归柣鐐殿棎濮橈拷
  • 16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ф瘓闁圭粯鍔楅幆鏃€绋夐鐔风倒闁荤偞鎸抽幐妤呮偠缂堢姷鐟忛梺鎻掔Т椤ㄦ梻鎷敓锟�
  • 17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诞濞戞梹鍔欓幐妤呮偠缂堢姷鐟忛梺鎻掔Т椤ㄦ梻鎷敓锟� 濞戞搩鍘借ぐ浣瑰緞瑜庤ぐ渚€鏌﹂姀銏″劅闁告艾鐗嗛〃鏃傛嫬閿燂拷
  • 18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d海闁圭粯鍔楅幆鏃堟煢閵忋垺鍎熼柛銉︾洴閸e憡绺借箛姘殤
  • 19闁靛棴鎷�Por una Cabeza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d海闁圭粯鍔楅幆鏃堟煢閵忋垺鍎熷☉鎾愁樀閸e憡绺借箛姘殤
  • 20闁靛棴鎷�閻㈩垱娲栭惃鐢稿即閿燂拷 濞戞挴鍋撴慨婵勫劙缁狅綁鏌嗛妷銉ф瘓闁圭粯鍔楅幆鏃傛嫬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