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08-12 08:4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本领恐慌
- 公告:
《本领恐慌》读书案例
为什么一流智商的人给二流智商的人打工?为什么很多学识渊博的人,到头来一事无成,平平庸庸?为什么很多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正规教育的人却拥有高强的本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如何真正从“应试教育” 通向“素质教育”?最近通过反复阅读了王小平编著的《本领恐慌》一书,深受启发。
曾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越来越高工作目标和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本领的竞争。本领是什么?本领就是指一个人的才学和能力。本领恐慌则是一个人对要胜任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认识不明确,把握不准确,不知怎么办,因此而产生的担忧和害怕。本领恐慌,实际上是一种本领危机。这个危机是一切危机的根源,解决了这个危机,一切危机都不复存在。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谈到了增强本领问题,不仅把本领恐慌与经济恐慌、政治恐慌相提并论,而且摆到了比经济恐慌、政治恐慌更加可怕的位置。不克服本领恐慌,经济恐慌、政治恐慌等一切恐慌都会接踵而至。一旦克服了本领恐慌,一切恐慌皆无需恐慌。因此,从根本上说,本领恐慌是第一的恐慌。
今天,当大家都挤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当大家都为文凭、学历压得气喘吁吁而又死死不放的时候,王小平给我们喊出了“本领恐慌”的口号!《本领恐慌》破译了毛泽东、曾国藩、李嘉诚、吴士宏等个体的成才奥秘,破译了魏书生班级、哈佛商学院等群体的成长奥秘,全书系统、深入而具体地研究了如何克服“本领恐慌”,提出了与传统学习迥异的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模式,揭示了怎样进行真正的学习革命。全书既有学理性、系统性,又有实用性,可读性,并富有原创性和深刻内蕴,可将人带入一个崭新的本领天地。
《本领恐慌》分四大篇,系统、详尽的阐述了作者自己关于教育学的观点。它不像其他一些教育类书籍,拒人于千里之外,晦涩难懂,而是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引导读者思考从而产生共鸣。在第一篇中,作者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角度,说明了时代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大趋势的形成,使得社会对能力型的人才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第三篇是全书比重最大的内容,围绕能力展开,提出并分析使用能力,如何具备能力,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看过这个章节你会觉得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第四篇重点阐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王小平的这本书,与一般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文章和论著相比,有三个方面的重大不同。
第一,根本视角不同。一般论著的视角都是“教”,而《本领恐慌》一书的视角却是“学”。教是为了学,教的效果必须体现于学,西方对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从对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的研究。学的价值高于教,这是《本领恐慌》一书在视角上的超越。
第二,体系框架不同。一般论著都没有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框架的限制,是在旧有教育体系内寻求改变。而《本领恐慌》一书则突破了传统教育体系的局限,揭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本来应该是什么样,能使教育改革、学习革命实现重大突破。
第三,面向对象不同。一般论著多流于学术探讨,面向的多是教育界人士。而《本领恐慌》一书从学习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人人都需要的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学习、素质教育,对象从教育工作者扩展到了全民,这也是与一般论著的重大不同之处。
总而言之,“本领恐慌”折射的是一种发展意识。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爆炸增长,使本领危机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加严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使本领越来越能决定事业的成败、兴衰,决定人生的前途、命运。个人将越来越靠本领支撑自己,证明自己。谁有本领,谁才有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才能拥有他所向往的一切。因此,在今天,本领的地位比任何时代都高,本领恐慌也比任何时代更加可怕。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觉得高分就是高智商,高学历就是人才。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为高分并不代表高实力,高学历也并不意味高能力,人们开始把人才定位为有创造性有能力的人,即作者提出的“育心”,尽管这是素质教育模式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却看到了人们开始把评价人才的标准从表面肤浅的东西深入到本心,深入到更高的境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书是次要的,育人才是关键,是根本。如果教育制度忽视育人,育心,把全部心思与重点放在学历分数上,唯分是从,忽视道德教育,从小给学生施加压力,把千斤枷锁铐在学生身上,还不断吆喝他们跳出最优秀的舞蹈,其结果只能造成学生心理扭曲变形。每年高等学府都有人从楼上“一跃而下”,自杀的学生呈现低龄化,被老师批评被学生嘲笑,甚至被家长误会就要以死解脱,这样的结果让教育家痛心疾首。谁能想到这些事情就是那些我们认为的未来的人才干出来的?我们常说教育以人为本,这句话是在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一个有感情、有正义感、有良知的人。如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群会考高分拿高文凭但没有“心”的人,那么人与牲畜无异,知识变成了死的,没用的东西,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成了无稽之谈。
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倾听作者的娓娓而谈吧: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心灵与行为的改变,从而使人的部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得以优化和提升。学习是为去工作、去研究、去创造,以未来的思维思考今天,以未来的眼光规划明天。
王小平的书催人风发、教人奋进,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的高度重视,越读越乐观、越觉亲切,她带给我们生命的活力和带着朝霞的青春气息,更给我们的教育思想带来了崭新的风格,成为智慧浪花的源头活水,提升自我的行为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