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2-10-07 20:2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A老师上语文实践活动课——采访。采访主题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看法。采访者和采访对象均由学生讨论后推荐出一名。课堂采访开始,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一问一答,讲台下掌声阵阵。学生的采访无疑是成功的,精彩的,这得益于老师精心的课堂设计——采访主题选择的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当然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语文训练语文活动一当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必然焕发出光彩,显示出青春的活力。活动课进入尾声。采访者还是学生,采访对象却变为听课老师。“刚才有同学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口号,三五年内不可能真正实施。老师同意这种说法吗?”“能对今天的课堂采访实践谈谈看法?”授课老师出妙招,让游离在活动之外的听课老师参与到活动中。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而且听课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看法对课堂采访的评价恰巧是对活动的总结。换个老师换个形式来总结活动给学生的印象会更深,更易于引起学生的思考。善于利用公开课难得的课堂氛围和条件(严肃认真的气氛与众多的听课老师)不正说明A老师开始具有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开发课程资源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然而,在开发运用课程资源时能否步子迈得更大些?走上街头走向社区是否更能激起学生活动的热情兴趣,是否在不可控制的环境中采访更富于挑战性,更益于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我决定组织一次“社会采访”。
首先在课堂上进行采访演习。因国庆大假刚完,我们就以国庆生活为采访内容,并分小组在组内互相采访。当时学生兴趣高昂,教室里到处奔忙着小记者的身影。最后推荐几位同学谈采访感受说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也许是同学之间太熟悉,也许是同学之间本身就急于交流国庆生活情况,学生活动踊跃,课堂气氛热烈,采访被大多数学生视为容易之事。
接着要求学生为社会采访拟定采访计划。从安全和时间考虑采访范围就在AB街,采访对象可为行人、家长、摊主。采访内容小组同学商量确定。必须有较详的采访提纲(采访目的、采访内容及设计的提问)。交上来的采访计划有详有略,内容大多涉及学生生活,如学生的学习负担,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天府广场的扩建,市民对AB中学学生的印象,然而提问的角度单一,问题缺少层次。采访计划发下后要求再修改时学生的热情骤减,普遍认为到时候随机应变肯定能顺利采访,不必准备太细致太充分。我想苦口婆心的劝说只能让学生心烦,非让学生闭门苦想效率也不高,事实胜于雄辩,生活本身最有说服力,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体验吧。
学生们终于兴高采烈地走向街头,但只十来分钟就有小组反馈信息:路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不愿深谈。我走上街头观察学生采访情况:有一组发现可采访者,小B一手端着饮料,突然蹦到路人面前开始采访,对方忙摇头离去。还有一组你推我,我推你不敢大大方方上前交谈。只有一组围着一位大爷,老大爷正侃侃而谈,一女同学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课堂上采访人人都是行家能手,走上街头却畏畏缩缩,口吃言钝。这是为什么呢?
回校途中我也顺 便采访了一位接受过学生采访的老人。老人赞赏学生的主动热情,又客观地指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常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不需回答。也许这就是采访大多不顺利的一个原因吧。
没想到社会采访会很不顺利,采访的目的大多没有达到,这次采访应该说是失败了。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学生经历了社会采访,体验了个中滋味,这就是收获吧。通过调查发现竟有57人感到有收获,其中30人有较大收获,有学生甚至用一个词“爽”来描述这种收获。收获之一是必须想方设法让人接受采访;收获之二是采访准备需充分,包括要了解与采访的题目相关的内容甚至细节。也有3人认为没有收获。
街头采访屡屡被拒与课堂采访热闹精彩的强烈反差令我深思:难道仅仅是象那位老人所说学生不会提问不善提问?那为什么同样的学生课堂采访时一问一答那么热烈?思来想去,发现形成强烈反差的原因是街头采访更贴近 真实的生活,而课堂采访虚拟成分重表演性较强。课堂采访时,采访者与接受采访者都尽力地展现自我表现自己,而且他们长期共处一室,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相近,沟通交流本无障碍,何况还有严肃认真热情友好的课堂氛围。课堂采访当然能顺利进行,赢得阵阵掌声。街头采访时,学生选择的采访对象知识结构、个人经历多与学生有较大距离,而且他们中大多在为生存奔波着忙碌着,对采访本无心理准备,加之学生采访时缺乏胆量缺少技巧,常冒然前去询问,这样采访受挫的机率就更高了。如此说来,社会采访的难度系数更高,更具挑战性,社会采访必须靠你的诚恳,你的智慧、你的口才去征服采访对象。
真实的生活最锻炼人!采访一跨出教室,就与生活贴得更近,采访一跨出教室,学生的各项能力就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挑战。但一次社会采访的作用毕竟有限而应多搞几次,形成系列,胆量是练出来的,能力更是在无数次实践中形成的。我应该组织学生总结第一次街头采访的经验教训,趁热打铁,挤时间再搞一次社会采访。如果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深入下去采访调查,有明确的研究任务,有获取研究成果的期待,学生的热情一定会更高,收获会更多。然而,这只有今后去再去实践了。反思我组织的这次采访实践活动,最大的遗憾竟然是浅尝辙止,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