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03-18 19:5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讽刺与幽默
- 公告:
一、综合方式
美术与音乐、文学等多学科综合。
二、教学设想
漫画是一种以简练的手法直接揭露事物本质和特性的绘画艺术,它以其独特的夸张和变形的手段,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达到其讽刺与幽默的目的。欣赏漫画作品能让人在笑声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生活的哲理。《茶馆小调》是一首充满幽默情绪的诙谐歌曲,而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也充分应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本课通过对两个作品的对比欣赏,针对相声艺术的特点以及其社会意义为话题展开了讨论交流,并在其余作品的赏析过程中,学习漫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本课教学需一课时。
三、课例举隅
参考课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诙谐歌曲《茶馆小调》与张乐平的著名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感受作品中的诙谐与幽默,并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体会漫画作品的绘画技法,学习用夸张与变形的方法去表现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三毛流浪记》、《父与子》等漫画作品,歌曲《茶馆小调》的音响资料。
2.学生课前收集的漫画作品资料。
3.做画用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提示:可以由上节课学过的相声小品导入。相声与漫画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都通过夸张的手法,用诙谐幽默的作品表达对世事的看法,揭露社会的不良现象,引起人们的共鸣。)
2.欣赏、感受
(1)出示三幅漫画作品,请学生谈一谈看过作品后获得的启示。
(提示:三幅作品分别揭示了三种不良的社会现状,一幅表现了在当今社会中对任何事情都只会说好的人,这类人谁都不得罪,如果人人都是这种明哲保身的人,社会永远都不会进步;第二幅作品表现了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毛病;第三幅揭示了现在社会上有一类人,因为贪婪而落入了人生的陷阱,最终葬送了前途,甚至生命。)
(2)学生自由交流。
(3)学生课前收集的漫画作品交流与赏析。
(提示:在作品交流与赏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4)再次欣赏三幅漫画作品,让学生从中总结漫画的绘画特点。
(提示:漫画的表现方法就是抓住事件或人物的特点,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来进行表现。)
(5)学生交流。
3.视野拓展
(1)感受:欣赏歌曲《茶馆小调》,试分析其特点。
(提示:《茶馆小调》通过茶馆老板劝说顾客莫谈国事的生活场景,形象地揭露和讽刺了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音乐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说唱风格,是一首诙谐歌曲。)
(2)欣赏:欣赏著名画家张乐平先生的代表作《三毛流浪记》,让学生说一说作品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提示:《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先生的代表作品,它通过对三毛这个人物的刻画,通过发生在三毛身上的故事,揭露黑暗的社会。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紧紧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
(3)表演:同学们根据作品欣赏后的感受,分组表现歌曲或漫画作品的情景。
(提示: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演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特点,表演可以夸张一点。)
(4)展示:学生表演交流。
4.创造表现
(1)欣赏感受:欣赏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作品《一年之后》,再次感受漫画作品的诙谐幽默的特点与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提示:卜劳恩是德国著名的漫画家,《父与子》、《父亲》的作者。他的画不需要任何文字说明和解释即可使读者领悟其意,他那简练、含蓄、富有生命力的线条表现了其全部的思想内容。)
(2)讨论交流: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的现象。
(提示:在引导时,不仅要让学生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表现创造: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表现你感兴趣的人或事。
(提示:在表现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人或事作为表现的对象,也可以表现歌曲《茶馆小调》中的人物和故事。)
(4)作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5.评价交流
学生和老师共同小结本课的收获与心得。
(四)其他选择
1.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反映学生生活或学生感兴趣的作品。
2.课后可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编辑成册。
四、教学反思
五、教学资料
1.漫画 漫画是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特别以幽默讽刺见长。漫画一词是从日本引入中国的。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编者注明是漫画,这是中国最早被称之为漫画的美术作品。中国著名的漫画家除丰子恺、张乐平,还有叶浅予、华君武、丁聪等。
2.歌曲《茶馆小调》 《茶馆小调》通过茶馆老板劝说顾客莫谈国事的生活场景,形象地揭露和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音乐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说唱风格,是一首诙谐歌曲,此歌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上个世纪40年代的国民党统治区,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连茶馆也贴上了“莫谈国事”的告示。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社会现象,作了不加夸饰的描绘,产生了极大的讽刺效果,一时被称为讽刺歌曲的代表作。
附:歌曲《茶馆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