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意探究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1-18 09:5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新意 课堂教学新意
  •   公告: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意探究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我们能真正地把握教材,结合生活,落实基础,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一、结合生活,培养兴趣
据我们调查的结果,初一新生有4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上网,部分知道上网的同学认识也停留上网就打打游戏、聊聊天,有个别学生认为我们以后要去打工的,信息技术很先进,对我们没什么用,又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由此可见,不改变学生这种认识状态,学生不可能对信息技术重视起来,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无从谈起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了解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我就开始教育学生。从冯•诺依曼讲到比尔•盖茨,我口若悬河,讲了半天,我期待的情况没有出现,学生没有表现出对信息技术的激情。后来,我认识到我原来讲的离他们太遥远,就改变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了解到信息技术与他们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十分重要,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具体方法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举一些信息技术在平时生活,生产应用的事例。如有部分学生家里种了草莓,到了收获的季节,常常一大早就出去买很辛苦。于是我在讲解BBS这个服务时,特意让几位学生到东方热线的论坛上的农家乐的栏目上发了采摘草莓的信息,过了几天就有同学兴冲冲的过来告诉我,有人真的打电话上门来采摘了,这样再也不用起早去买了,而且钱赚得更多。在课堂上,我适时的让这几位同学讲他们的经历,其它同学听到这些后,反应很热烈。有的同学说,原来上网还能做生意,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关,我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就这样,结合中学学生的生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
二、落实基础 树立信心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因此,要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就必须补充、落实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在学生刚开始上机的时候,我一般安排两节课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讲计算机的原理让学生心里有底,计算机、网络到底是什么东西,再讲计算机的操作规范,告诉学生,只要遵守操作规范,就可以操作计算机,从而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恐惧。然后,在布置上机操作任务时,我先布置些简单又形象的任务,如修改桌面、改屏保等,这些操作容易上手,教师演示一遍,学生都能掌握,由于屏保,桌面等修改操作,直观形象,学生也愿意操作,在实际中,学生讨论也很积极,有的说改这张好,有的说改成这样。课后学生普遍反映很有趣,不难操作,这样落实了学生计算机的相关基础,学生能够操作计算机,也敢于操作计算机,从而在无形之中有效地树立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为以后的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以生为本 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更应秉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实际和情感需求。
在教学中,我认为在设计任务时应掌握好以下原则:
1、突出主体,激发创造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示时,学生的创造力才会显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自身的爱好与生活,所以在设计针对学生的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爱好,围绕着他们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而展开,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任务,让任务去驱动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起先我在设计任务时也试过用热点内容,或课本内容去做,在word的制作中用课本上太阳能,ppt中用香港的内容,发现学生对这些信息没什么兴趣,效果不好,学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后来找了几个学生谈了下话,学生说香港人口、太阳能这些内容没什么意思,也不太了解,最好找一些他们熟悉内容。于是我换成介绍自家的情况,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也充分发挥每个的创造力,尽量做得好一些,做的与别人不同,将自己家的情况介绍的更好,不像原先做课本上的内容,每个作品都很单一,只是简单的摹仿教师的示范作品。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都争先上台来展示。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课前要充分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时时刻刻把学生的放在第一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创造力。
2、结合旧知,循序渐进
教学时能够由旧知或学生固有的知识出发循序渐进往往能学生较好较快的掌握新的知识。例如EXCLE的“数据与统计”这一课,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学过求和与平均数了,所以我让他们回忆数学课上怎么求和与算平均数的,然后引出在EXCEL也可以进行这些操作,然后根据数学上求代数和的方法引出我们求和的第一种方法,然后问数学上∑这个符合表示什么,学生都回答是求和符号,引出第二种求和方法,最后根据数学上的F(x)函数,引出我们还可以插入函数求和,引出最后一种方法。这样由旧知引新知,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落实了每个知识点,使学生牢牢的掌握了每个知识点。
3、因人而异,互助协作
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差很大,能力水平也不尽相同,这给我们教学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不熟练的学生从基本做起,对于操作精通的学生,做一些拓展的任务,完成更高的任务。比如word中插入文本框的操作时,对于接受快的同学,老师可能鼓励学生想办法怎么给文本框加上图片背景,边框怎么修饰,这样慢的学生有时间慢慢的做,快的学生也不至于在那无事可做,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每个人的特长不尽相同,针对有些内容上我们采取学生协作学习,在任务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上面谈到BBS中发摘草莓信息,有些同学由于语文水平不好,表达不清,发的信息人家看不明白,这时候可以安排两三人协作,安排一个表达能力强的人帮助他把信息表达清楚,通过一段时间协作学习,有语文老师反映,其中有部分同学的作文竟然有了提高。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不要为协作而协作,每节内容都组织小组协作,要这个内容使学生一个人完不成产生协作的愿望时,我们才可以组织。小组的人员人数不要太多,人数能完成这个任务就行,不要产生闲人,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通过互助协作我们发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提高更快。

总之,作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多研究学生,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策略。这样的课不仅有趣、有味且有效。◆
 

上一篇文章:不要只用嘴讲课

下一篇文章:浅谈小学英语课前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