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用嘴讲课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如何抓住着这关键的十分钟时间,用口头语言么?单靠语言讲述、板示或欣赏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疲倦感,难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就如同一盘美味佳肴,无论菜品材质多么优良、厨师技艺多么高超都难免平淡,而精彩的体态语言就象恰倒好处的调味,恰时使之出挑。所以释放自己的魅力(用语言、眼睛、表情、肢体)吸引孩子,引领孩子们尽情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
关键词:体态语、表情、形象性、直接性
一、孩子没说出口的话,你听见了吗
1、紧握的小拳头
突然,耳边传入一个声音“嘻嘻……”我抬起头,是她! “王永丽”就看她歪坐在椅子上,手里玩着小飞机,视线漫不经心的瞟着。是她,想到他交上来的那些破作业,真是新仇旧恨.我的火腾的就上来了,“你……站起……”“想打老师啊?”话音没落完就被孩子们插入的话打断了。随即望去,可不是么?孩子紧握着低垂的小拳头,仿佛在向我宣示无声的愤怒。
2、一个吻
“老师、”“老师,我、我不会画”孩子们挥舞着小画册焦急的叫着,“不要急,宝宝。一个一个来,老师教你.”我握着孩子的小手画着“哎,宝宝你不是画的很好么!”接着又走到下一个孩子面前……”张老师”恩?我抬头就看班主任指指钟向我示意时间到了.我舒了口气直了下腰,刚要走到门口”老师-”一个软软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完了,我暗想. 边问“什么事?”边转过脸。“能帮我把这个放在……”说着把手中的牛奶递了过来指向电视机”我接过随手放了上去.就看她又招了招手,‘还有什么事情?烦’我暗恼着蹲了下来“叭”她亲了一口、笑飞快的跑开了。刹那间,我的脸红了,疲惫、不耐都不意而飞了.感觉自己就定格在孩子亲我的那一个瞬间了。
一个吻、一对紧握的小拳头,這两件事让我意识到孩子小小的动作能使人感受这么强烈的情感波动。人类原来有这么奇妙的交流方式,注意到了这点,我不禁有了这么一个设想:那我的体态语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
二、奇妙的体态语
1、帮孩子融入集体
体势语是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极强的直观功能,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既要适应陌生的环境,又要学习一些知识,单单用语言枯燥的讲授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对学校的新奇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由于体态语具有形象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教师放低身姿运用恰当的体态语,可以带给孩子亲切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孩子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依托和归属感。
2、抓住孩子的心
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只有的十分钟,余下的是孩子们创作的时间。如何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成了美术老师向课堂十分钟要效率的关键。单靠语言讲述、板示或欣赏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疲倦感,难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就如同一盘美味佳肴,无论菜品材质多么优良、厨师技艺多么高超都难免平淡,而精彩的体态语言就象恰倒好处的盐,刹时使之出挑。讲课过程中美术老师那些富于变化的表情、语调、变换的节奏,配以指引式性或强调性的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可以悄悄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肢体语言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往往比语言提示更为有效.使用了恰到好处的体态 ,你会惊奇的发现,你的一举一动都牢牢的抓住了孩子的视线.从而更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与孩子无声的沟通
当老师难以用语言充分表达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微妙感情时,借助体态语传神达意,使孩子体会到何谓“无声胜有声”。 比如,用手指做出“O”型手势表示“一切尚好”、“行”。掌心向上手指轻卷一次或数次,意思“过来”。拍拍手掌除了有鼓励孩子的意思还有吸引孩子注意的作用,这种生动有趣的体态语是一种受孩子们欢迎的交流方式。
4、激发孩子的大脑
人体大脑由左、右半脑构成,左脑掌握人的理性,右脑掌握着人的感性,所以当孩子一边听讲一边看教师的肢体语言时,可以左右脑同步记忆,便是理性与感性的统合,而这种统合便是人们常说的智慧。所以说教师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通过对孩子们感知觉的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因为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孩子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作为美术课程的引领者必须以逐步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己任,在课堂中用好体态语提高孩子的综合思维水平。
三、恰当的体态语还可以这么用
从前面我的两个亲身经历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兴、愤怒,孩子们都用他们细微的肢体动作,向我传递着小主人的情绪呢!那我不也可以灵活运用肢体语言来丰富我的课堂语言啊!让孩子可以从我的举手抬足间感受我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积极、热情的投入我们的活动之中。
1、心灵之窗是个小小指挥家
对于孩子犯错,严厉的批评或许能很快的遏止他,对其他蠢蠢欲动的孩子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似乎很简单并且易行,但批评多了,孩子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批评也就失去了制止的效用。然而给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却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伤害。那怎么办才能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能教育他呢?我们不妨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一些比较自觉而又偶尔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分心或有小动作的学生,目光专注地看着他告诉他‘我注意到你了’,孩子就会因惭愧、心虚而中止小动作,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而对一些精力分散、老是搞小动作的学生,教师略微严肃地注视,同样就可以让他感到不安从而停止小动作,进而集中注意力听讲。这种无声的批评,效果远远胜过有声的言辞。
眼神除了提醒、批评还有很多的作用呢!我就实验尝试过提出了一个大难题后,学生一点反应都没有,一片沉默了。这时我的眼神就派上大用场了。环视全班,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暗示他们、鼓励他们开动小脑筋努力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借助视线的环视,去发掘找到答案或想法接近的孩子。孩子们条约的思维就象雨后的春笋纷纷冒出了头.花因夸赞越开越美,孩子也会因为鼓励、赞美而越发踊跃思考,上进。 所以运用自己眼神的魅力来调控课堂教学,在无言、宽容中促使每一个学生认真听讲吧!
2、情绪预报员——脸
相信每位老师都有不少这样的经验吧!当你左近课堂,你的表情就开始牵动着孩子的反应了。你微笑着,你的表情回暗示孩子们,你的心情很好,活泼顽皮一些老师也不会和你计较的;你板着脸,同样回暗示孩子,我很生气,你最好老实点.孩子也只有胆战心惊的沉默着,整节课沉闷极了。让我们每一次走进教室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让我们每个人都沐浴着好心情,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除了微笑,我们的表情对孩子还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呢!在上课伊始,我们可以丰富的表情语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课程中,生动的表情更是一个好帮手。孩子走神或顽皮了,那表情可以是一个小警察,生气的警告他:快回神,跟紧老师,不然就点你名字了;孩子不懂、沮丧时,那富有亲和力的表情又变成了妈妈,慈爱的看着你;宝贝,加油,你一定行!孩子高兴时,就是他的朋友,和他一起分享他成功、他的快乐……让表情成为我们的第二张嘴吧!无声的引导孩子,陪伴他走出自己的美丽人生。
3、最直接的交流——肢体语言
美术课堂有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应用,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 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但在常态教学中因为一些外在条件限制,大多情况下美术老师还是用口头语言、欣赏、示范等简单的手段来进行教学,即使老师说的再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在感染力和吸引力上也会有份缺憾。而在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吧?一个人在激昂的谈笑中总是忍不住挥一两个手势,仿佛不这样就难以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尽似的。说的人尽情,听的人也尽兴。加入一些恰如其分的动作伴随言语,进行必要的补充、丰富,从而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倾听言语的同时,也能看到更为生动的形象,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在课堂中培养一些自己独特的小手势,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感。例如:噤声的动作:你可以将手指放在嘴唇上或在空中做握拳的动作,孩子就会明白你希望他们闭紧小嘴巴;鼓励的动作: Good.Good.你真棒!伴随声音的节奏举起大拇指;警告的动作:用手指轻点,孩子在提醒之下回乖乖坐正……这点是我在无意中发现的,我今年所带的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还热中讲话,这让我为课堂纪律头痛不已。怎么办呢?生气着, “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好不好?”话音刚落下面就叫起了一片 “好啊”“好啊”我竖起手指放在嘴边, 教室刹时安静下来,灵机一动这不就是办法么!我接着说:“小朋友们,我们来玩猜老师动作是什么意思。那第一个动作……”“闭嘴(安静)”“看书”“坐好”我微笑着做完了这三个动作,“那老师和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约定一下,从现在开始老师一做这个动作就……”“安静” 听着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回答,我乘机提出:“拉勾,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哦!不许说出去。”下面的孩子们也俏皮的和我约定了起来。小秘密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每当孩子们在课堂上不听话时,我就动动小手指,孩子也就红着脸自动乖乖做好了。
这正因为体态语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的优点,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恰当的运用其替代口头语言。更能拉近我们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彰显了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恰当的体态语不仅在课程导入时,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老师预设的情境;也能辅助美术教师表达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掌握。
快乐是相互给予的,让我们不再只用嘴巴辛苦的讲课,桥用体态语,全身心的投入到四十分钟里。;让我们与孩子用眼神、表情、肢体、语言、心灵去沟通,撞击出艺术的火花,享受一起学习着、一起生活的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