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校园的早晨》 赵老师参赛的是五年级的《校园的早晨》一课。应该说,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赵老师的敬业态度令人刮目相看。一遍遍的说课、上课,无数遍的练琴,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正式上课的效果的确是可喜的。条理清晰了,语言简练了,解决问题有效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对于赵老师来说,这次“秋白杯”大赛的整个过程,给了他很大的锻炼强度,让他的教学能力又上了一个小小的台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节课的欣赏部分:首先,赵老师主要介绍了“校园歌曲”的起源和发展史,接着让学生欣赏了《赤足走在田埂上》这首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我们听课老师都认为,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反对在音乐课上着重讲一些乐理知识类的东西,但我个人始终认为,有些知识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思考后得出的,有些却必须是由教师有意识地教授给他们的,这样没什么不对。只要讲得简洁、明了、有效,教师的教学方法本来就应该是传统加课改的结合,少了哪样都欠缺。接下来,赵老师在学生讲到“演唱形式”时,没有单单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是“二重唱”上,而是细化到了音乐的听辩中,让学生通过细腻的音乐鉴赏,更准确地掌握了什么是“重唱”,在音乐中“重唱”是如何表现出它的非凡魅力的。相信学生在长时间接受这样的音乐听辩能力训练的话,他们的音乐素养何愁不会提高呢? 当然,这节课上也呈现出了因为是年轻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而不能及时收集、处理学生课堂生成资源的许多现象。 例一:这首歌在许多次的试教下来,反映出的效果是挺有难度的。所以我们在备课中放了四遍听赏过程。但事实上这个班的接受能力格外好,三遍下来就已经可以了,那么这时赵老师就应该及时果断地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不至于让人觉得有拖沓之嫌。很遗憾赵老师没有及时调整教案。 例二: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歌声显得太过激烈,以至于有喊叫的感觉,赵老师认识到了,也说了“轻巧”一些,但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帮助手段中,学生始终找不到“轻巧”的演唱技巧;另外,“校园歌曲”的音乐特性就是悠闲、轻松、自由自在的,赵老师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强调,更没有让学生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感受这种情绪。所以学生在声音和肢体语言上都没能体现出这一点。如果老师能在这时鼓励、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动一动、摇一摇,那么首先课堂的学习气氛就会截然不同;其次,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此类风格的音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了。而且,本课的学习意义也就更深入、更有效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朴素、实在的公开课。课上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让我们好好反思和总结。感谢赵老师的《校园的早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