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荆老师执教的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的内容——《画中的线条》一课。 在荆老师引导着同学们欣赏南宋画家马远的《黄河逆流》时,为使学生对这幅画有感而发,荆老师用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把学生带进画中。 “同学们,画中的黄河水是波涛汹涌,还是风平浪静呢?”荆老师借用音乐情境的烘托下引导学生去思考。 “是波涛汹涌的!”在令人震撼的交响乐烘托下,同学们异口同声。 “那么,”荆老师紧接着问,“谁能用线条表现风平浪静的水面,谁又能用线条表现波涛汹涌的水面呢?” “我!” “我!” 有两个同学到前面画了两种不同的线条。
“老师,我认为波涛汹涌的线条应该多一些,因为浪很大的时候,会是一层一层地往上涌。”一个女孩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对!画家正是用起伏、翻卷的线条表现汹涌澎湃的黄河。” …… 从教学方法的设计看,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感知来设计教学活动,这个教学环节似乎是成功的。但《黄河逆流》这幅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底蕴却没有被挖掘出来。美术作品中的基本造型元素、富于表现力的中国绘画的线描技法和线条的组织原则,以及中国画的意境与表现方法都没有在恰当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生缺乏了对这幅画深入研究和认识的机会,同时学生还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美术素养的积累与沉淀的机会。中国画讲究用线的方法,中国画家以不同线条勾画不同的物象,来表现描绘人物的衣纹、云、水等事物。古代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画家所形成的表现方法不同,因而其线条的用笔力度、笔迹形态也各具特点。南宋的马远水的画法很有研究,在他的《十二水图》中关于水的画法既是对自己山水画中画水之法的汇编,也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马远画水,主体全是线条勾勒,他近处表现波浪的主线条极具动势,笔力劲健;有时线条回环极有韵律,而有时又以战笔画波涛等,可谓极尽线条表现之能事。马远画水更多的抓住了水的心理含义:这首先体现在构图上。在《黄河逆流》中,近处的波浪从画幅左下角的高处开始延伸至右边画幅的三分之二处(甚至更多),即占据一个梯形的形状,使绘画在构图上体现为两个梯形之结合,这就使得我们的视线在观画时做一种斜向的运动,这一运动伸向画面的右上部,首先使得画面给人极强的动感,并通过这种斜向纵深的安排,暗示出画面之外无限的空间——那视野之外,想象之中更广阔的水域景像。如果画面上没有宋宁宗皇后杨氏的题款,这种构图甚至是极不稳定的,它的出现使画面多了一种平衡感。马远对《黄河逆流》中翻腾的波滔的描述,很大程度上还是他对水势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这些因素与对水的线性的转换结合在一起,形成奇妙的视觉心理图景。 此外,线条的疏密变化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来实现。 如果荆老师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进行推波助澜…… “对!河水奔流时,会是一层一层地浪向上涌……”荆老师边说边走到黑板前在学生演示地基础上添画几根线条,线条即体现中国画水纹地绘画风格,又刻意强调了线条地疏密变化。
“同学们,我所画的线条采用了《黄河逆流》中线条的绘画风格,它是中国绘画方法中表现水纹一种的方法,南宋的马远用极富动感的线条,苍劲有力地表现了澎湃汹涌的水势。”荆老师可以边画边说,“另外,为了表现水流湍急的场面,我用线条的疏密变化来表现。在中国画中非常讲究线条的疏密变化,有‘疏能跑马,密不透风’之说。” “现在,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再来欣赏这幅画,你又有什么感受?” 这时,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充实下,会对这幅画有更深的认识。从初次的感知到深入的认识,学生不仅对优秀的绘画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幅画我们教给他欣赏其他美术作品的方法,长此以往,孩子们的知识丰实了,审美的眼光提高了,就会创作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