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课及反思: 一、尊重学生经历,创设生活化情境 课程标准要求:要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即重视儿童的经历与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品德与课程的总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于是,我围绕我们学校的课题《品德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中就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自然投入,教学无痕。比如在上课伊始,在师生问候之后,自然地引导“你做好上课准备了吗?”紧接着说“有一群小朋友也要准备开始上课了,请仔细看看视频。”,我捕捉的镜头是来自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学生会心一笑之后就能够发现其中男女生表现不同的规律。再比如,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男女生在运动体能上的差别,我课前搜集了他们的50米跑和1分钟跳绳的数据,在课上让学生对比发现,更真切地了解男女差异。学生由具体的体育成绩了解到女生柔韧性好,动作协调能力强,因此跳绳成绩明显比男生优秀。而男生在速度上明显比女生快,爆发力大。由自己班级同学在体能上的差别从而认识到男女普遍的生理机能,科学的认识男生女生的体能差别。学生从以上自己班级中男女生的体育成绩中感受到了男生女生不一样。 二、尊重课堂生成,引领真实的生活 品德课程中的“生活”重点是指现实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课堂生活等。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必须回归生活。强调的是: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生活化情境是品德课程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即通过多种途径使其经历并体验现实生活。 于是,在引导学生体会男女生除了运动体能上存在差异之外,更在性格、行为习惯、爱好等方面存在多方面的不同。接着,我希望学生可以在知道差异的情况下,能互相欣赏,互相尊重,于是我设计了夸夸异性小伙伴的环节。学生能真心赞美,尊重欣赏,我力求能够引导学生不仅发现优秀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且能够挖掘平凡、甚至暂时落后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作为品社课的德育指导性就能够更加明确。 三、有效整合资源,真活动导真行动 我们的品德教学应力求与生活同步,与生活接轨,并引领生活。于是,我结合时事热点——花博会,要求学生设计旅游的分工安排,这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大家集思广益,纷纷根据男女生的特点、优点而分工,并且这不是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而是真正的来自生活中真正的资源。 另外,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教材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真正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如何更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男女生的不一样,并学会优势互补,从思想上深深受到教育,从而指导生活实践,这些都值得我深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