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观摩了五年级的《我们自己做主》一课,整堂课教师设计了“选举班长和副班长”的体验活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经历了确定选举方法、竞选演说、现场答辩、投票表决、表决心这样几个活动环节,现场活动情景真实、气氛热烈,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切实过了一把“自己做主”的瘾,课堂教学的外显效果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是,静下心来思考这节课时,我总觉得这节课中还有些东西不太明确:在经历了这节课之后,我们能留给学生的收获仅仅是当选的喜悦和未当选的失落吗?我们带给他们的体验的仅仅是经历活动带来的新奇感吗?我想应该不是,我们还应该带给他们自己做主的尊严感,还有通过活动能引发他们深思的东西,也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所强调的:通过班委竞选等民主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理解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为人正直;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并且能行使自己在班上的权利。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除了在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隐性的体验外,还少不了老师在活动进行中选取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提升。而我想这节课中就缺少了老师的这些作用,使得课堂在热闹顺畅的背后缺少了一些“灵魂”的内容进行支撑,因而使得这节课所呈现出的特性有些模糊——这究竟是一节品德课还是一节班队会课? 这就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问题凸显出来了。布鲁姆曾经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想,“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一个层次,“能够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中有效地落实目标”是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每位老师都会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花费很多的心思,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会围绕目标进行,但是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更多地注重形式的东西,追求课堂形式的完美,而忽略了如何在每一个教学的细节中去步步达成自己预设的目标,导致了课堂上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如上面提到的课例中,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完成这次班长和副班长的选举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示学生“积极参与”“慎重地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候选人”“静心反思选举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启示”等等,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和总结语言努力地体现出本次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选举不是最终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精神、公平公正的态度,努力引导学生做一个会思考、有主见的人才是本课的终极目标。这样一来,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成,这节课才能留给学生更多的可以指导生活的东西。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有“灵魂”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