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多少人为了我》评课稿 今天我很有幸听张老师的思品课《有多少人为了我》,张老师对这节课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课是越上越精彩,我从中也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对这节课作以下粗浅的点评,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精心设计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和交往的多维活动,教学设计重在设计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突出儿童的个性,释放儿童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品德与社会的实质就是学生的感受。本课教学设计,教师将活动巧妙引入课堂。 1、 形式多样,活动有效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有效、高质量的多项活动。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活动,刺激学生的有效活动。生活应贴近儿童。如本课开始,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件衣服的加工”导入新课,这样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素材的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的理念之一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应该务求让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其生命的投入过程,成为其完整的心理结构参与过程,成为回忆生活的过程。张老师选择的素材就是同学们之间的事情,取材于生活,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生活化的社会。 3、尊重学生,把每个活动做实做透 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快乐发展,具有成效的发展目标,关键在把每个课堂教学活动做足,做透。如在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时,张老师从反面分析,以“假如……”的方式启发学生设想后果,学生的回答很精彩:假如自来水厂的人停止工作,我们就喝不到干净的水,嗓子会冒烟;假如警察不上班,小偷会无法无天;假如电视台的人停止工作,夜晚来临我们就会感到很孤独,建筑工人造高楼大厦给我们住;清洁工每天不怕脏不怕累打扫垃圾,让世界更美丽……在回答中,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这种种假设不禁使他们感到一丝恐慌,这让他们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上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看似普通,其实是不可或缺的,因而也更激发了学生对他们的尊重。 4、教师融入活动,成为活动的一员 活动过程中,段老师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老师在课堂上,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活动因教师的参与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如在课堂上学生感谢老师的教导的同时,教师也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有利于“导行”,达到了品德形成的最终目的。 二、有效运用了资源,演绎课堂精彩 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材中应是选取儿童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材料。课堂上张老师着重教材泥又不拘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首先是善用生活的资源。“生活即课堂”,教者捕捉了生活中很多劳动者地身影,同学们通过观察就从中得到启发。这里挖掘了教材,将品德课的实效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三、重视课堂中学生的点点滴滴,精彩评价上课学生 评价本身也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形成技能,提高素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首先段老师评价角度是多元的,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有激励性。如:“说得真不错,你是一个文明小天使。” “你真是勤劳的孩子!”“你是助人为乐的孩子!” 再次是评价有启发性:如:“这组火车开得真棒,还有那组小火车开得还要好?”“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还能从其他方面来谈谈吗?” 四、商榷之处 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活动时要求学生全面参与,更应该关注弱势群体。 纵观品德课程,让我们明白品德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应该是“一朵云去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只有当我们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灿烂时,儿童的德性才会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我们的品德教学才会流光溢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