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中国社会经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动。该课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从19世纪40年代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是概念多,头绪杂,涉及小农经济解体、外资企业、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等方面的内容。” 上这一课,如果“以教材结构为基础,依次推进,着重阐述各个概念,来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内容干瘪、枯燥,概念深奥、繁杂,学生很难接受。”因为它只是“书本上知识点的堆砌,只关注历史事件本身,而忽略了事件中人物的活动。原本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黯然失色。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关注人物活动”。要从历史细节入手,通过一个历史人物的履历来反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大历史,把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这一学生感觉陌生、枯燥的历史事件通过历史细节的承载使它亲切化、生动化,避免了一味地“填鸭” 与空洞的概念解析。一番寻找与纠结,在否定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张謇、周学熙等人后,赵老师发现郑观应这个细节式的历史人物就是贯穿全课的“近代中国经济变动的缩影”。 第一次教学试课,赵老师由于“迷失在冗长的人物经历里,整堂课构建在郑观应年谱的基础上,依赖郑观应的经历,听完课后感觉授课教师在不断地重复一个工作——郑观应在某年做了某事。他的‘无所不在’冲淡了本课主题,这堂课似乎由‘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变成了‘鸦片战争后一人物的成长历程’”。历史细节喧宾夺主。 第二次教学试课,由于“游离于重要的主干知识外”,主题或灵魂虽然得以回归,但一大堆的历史细节使“整堂课乱而散,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容量很大,涉及知识点太多,重点不突出,课程内容游离于重要的主干知识外,老师‘很忙碌’,学生‘很茫然’。……很多学生记住的只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史实和一些历史细节,而对本课核心---经济结构变动这一问题却感到很陌生……”。“未能将人物个案的经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说是以郑观应的活动为主线,但现实中这条主线没有起到凝聚课堂之‘神’的作用。郑观应只是在导入部分和每个阶段的开头部分露了一小脸,而后便退居幕后,静观课堂的发展了。郑观应由上一节课的‘无处不在’变成了本节课的‘可有可无’。”历史细节被严重矮化与弱化。 第三次教学试课,赵老师“强化郑观应的经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既要让郑观应的经历贯穿始终,又要达到‘不是为了讲郑观应而讲郑观应’,而是‘通过郑观应的经历来反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这一宏观历史现象’”。 “再次试教。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踊跃参与,积极思考。整堂课一气呵成,教学效果良好。经过反复锤炼,最后定稿的这一设计既较好地实现了人物经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又突出了本课主旨---经济结构的变动,郑观应这条主线不再是若隐若现、可有可无,而是贯穿始终,真正起到了统领本课的作用。” 历史细节紧紧围绕本课的主题和灵魂发挥了服务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