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落实教学目标要求为最终目的,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 本设计的成功之处是教学过程中设计大量材料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得出结论或印证结论,学生理解问题更加直观,从而避免了单一的、说教式的弊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本节的课堂教学过程,也有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的历史课堂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基本是:学生按座位前后组合,4人或6人一组,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前面的学生转过来与后面的学生讨论。本课对这一环节的处理亦是采用这种方式。主要的困惑是:分组讨论就表示合作、探究了吗?问题有没有被探究?因为观察到的大都是只有优生在唱戏,其余学生当听众,基本上没有任何补充;甚至有的小组把此时作为闲话的最好时机。这种场面的出现,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是客观原因,优生反应很快,其他人甚至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就已说出了答案, 这时,其他学生的思考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其实,要使课程安排的“探究学习”真正有实效,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学会发现、交流、解决问题,同时小组安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不能按原来的自然座位分组;探究的时间、条件要适度,结果要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而这些问题与课堂时间、学校教学软硬件矛盾重重,相信这恰恰是教师最难以处理的。因此,在这节课的课堂上,本人只有尽力作寻找最佳的结合点的设计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