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评《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一课 本课程的课标要求是2-1-2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讲述华夏祖先传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地域特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知道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状况,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知识,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自然条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制约,明确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感觉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还有个学习方式如何衔接的问题,且还应有学习方式如何调试的问题,七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都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在预习中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层层递进的习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是预习过程中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另外,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培养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的能力,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 我的理解:我们经常强调学习应是主动,而非被动,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与同伴交流互动,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对照一下,分享式教学是不是这样进行的:自学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我补充”、“我有问题”、“我建议”、“我认为”、“我赞成某某”……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的意义,这一过程,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累积,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对学习的评不应以学习者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该学习中主动参与的程度、协作学习的能力与贡献、意义建构的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衡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目的、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知识的输入过程中学会反思、总结;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将知识加以内化;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感悟,从而促进知识的输入质量和输出质量,以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增加了,能力提高了,必然会总结规律,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不同点,以模拟情景训练、培养其合作与竞争意识为主线,同时抓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使其保持浓郁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渗透着学法指导,为学生提供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学习有计划性、易操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基本应用能力,学会了与人共处和做人的道理。在这里,学生学有所得、有成就感,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