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植物的新陈代谢》有感 最近听两节高三二轮复习课,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教学中对目标的达成容易实现,那二轮复习中如何实现目标呢? 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知识目标,更要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突破。 知识目标上的重难点,针对不同的专题,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要求应该是以《考纲说明》为准绳,仔细研读《考纲说明》中的每一条,并把每一条内的小知识点细化,并具体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例如《新陈代谢》专题中的植物的新陈代谢部分,《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6条要求,即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色素的相关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C3与C4的比较(对C4途径不作要求),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对每一条逐一细化,列出一些小的知识目标,并寻找解决这些知识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本中的实验内容,对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科研者的思维过程、设计思路、达到的目的等方面作一总结和概括,以提升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在此项条目中,最主要的是恩吉尔曼的实验,对他的实验的巧妙之处作些阐述,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当然,知识目标的达成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是密不可分的,在突破知识目标的重难点时,也是实现能力目标的提升的过程。 对于能力目标的培养,教师容易忽视,这需要教师首先要明确高考对学生的能力目标有哪些要求。例如:高考重点考察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解决系列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验证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能力。但对于教师来说,把这些笼统的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确非易事,需要对教材知识整合和挖掘的能力,同时对教材中隐含的能力培养的素材挖掘出来以后,要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如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技巧。例如对于《植物的新陈代谢》重要培养学生如下能力:对课本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及叶绿素吸收光能等图表的分析应用能力;对提供的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C3和C4的比较等;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社会等问题的能力如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讨论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设计新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等等。 对情感目标的实现,往往不受重视。高三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精神状态不佳,如何把学生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是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手段的。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开小差;运用非教学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运用幽默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等等。都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例如本节课中通过教师例题的呈现,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做题,来经历失败的困惑和成功的喜悦等。(这一点后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