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了周老师上的《科学入门》复习课,我觉得很有味道,回味无穷。 从同学们合作的过程来看,这堂复习课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从同学的表述看,同学们善于开动脑筋,质量很高。 传统的复习课模式是把学生当作简单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先回顾知识点,再讲例题,最后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做同类型的习题,使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复习课的内容往往因缺乏新鲜感而提不起学生兴趣,常常是学生不想听,老师也讲得很乏味,效果当然可想而知,起不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更不用说完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技能了。过分的强调或夸大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靠老师的讲解,教师不讲,学生不会,在这种思维认识的前提下,即使老师多提问,加强师生的交流,实际执行的仍然是教师的命令和讲解。 这堂课作为复习课,周老师颠覆了传统的习题课模式,大胆地进行了创新,让习题课、学生探究紧密相连。从世博会约旦馆的沙漏入手去观察,去体会,增加知识的亲近感,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节课进行了开放,老师提出问题,实验方案由学生自己制定,在总结时也不是传统式老师来讲,而是学生自己表述总结,别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周老师的这堂课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启发。新课程的改革呼吁老师们要面对新课程的浪潮,要勇于换脑,用新的理念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听课后,我觉得周老师非常有新意,但也有了一些思考:我们也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但具体如何去把课上出新意呢?我们用的是同一个教材,怎么能上出新课程的课呢?我觉得自己很无奈:自己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却问不知道如何来上课。是真正理解了吗?通过听这次复习课,我觉得自己又更深一层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样的教材可以上出不同的课,可以上出新理念的课。复习课也照样可以上出生动和活泼。 我认为这堂课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上没有习题,但习题处处在!不能把复习课简单地理解为讲习题、做习题,这是对习题课的形式主义理解。即使在课堂上从头到尾把习题讲得多么详细,也不一定是好的复习课。相反,在教学中老师没有向学生提出一道习题,而是通过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操作,把习题融入到问题当中去,这才是好的习题课。此时无题胜有题啊!总之,不要看形式,而要看实质。相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通过亲自思考、实验,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我觉得周老师完成了复习课的目的——巩固知识、如何解题、知识运用。整堂课学生完成了上述任务,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巩固知识),小组设计(如何解题),小组表述,其他小组提出不同方案和意见(知识运用)。 通过这次的听课和评课,使我对原来自己脑子里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冲击很大,复习课原来可以不回顾知识点可以不讲习题,可以变种花样来上,一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而且效果更好。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