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一个指南针》评课稿 一、分层活动,凸现学生主体。 科学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周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好几次的学生小组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学生特别感兴趣,对于学生来讲自己能像科学家那样,亲手做实验,那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指南针,对于学生来说都见过,也知道怎么用,但今天要一起做,学生异常兴奋。教师将制作指南针的过程分成两项小活动,逐个突破制作过程中的难点,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认识。 整堂课学生们在疑问、思考、讨论、实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正说明周老师已经真正成为了整个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为探究护航。 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这节课周老师安排了两个重要的实验,先让学生思考制作小磁针,再是讨论交流磁盘怎么做,用自己的方法制作指南针。这样的两个重要实验贯穿整节课,达到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了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这节课,周老师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可用精心二字来形容,有结构的材料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意义。对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堂课的遗憾: 1.学生做好指南针进行交流后,没有及时让学生对自己的指南针进行改进。 2.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思维参与欠缺,也许是教师提供材料时机不恰当,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让他们自己先充分讨论怎么做指南针?然后再出示材料进行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