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年级科学评课稿 《我们是怎样到声音的》评课稿 这节课是黄老师在四(6)班上的一堂“听班制”的课,恰巧在此前的一周,我也上过一样课题的课,所以感悟颇多。 一、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的迫切希望中进行。黄老师从复习旧知识导入,声音是振动产生的;产生声音的方法很多;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声音靠空气传播等;既唤起学生之前学过的有关声音的科学知识,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声音我们是在怎样听到的。对啊!怎么听到的,耳朵呗!大多数学生认为露在头部两侧的耳廓就是耳朵,学生也不以为然,也很少思考过耳朵内部的结构,他们也鲜有见过耳朵的内部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在头部的位置。因此认识耳朵的结构的环节在学生的期待中出现。先是一张头部的耳朵位置图。对于这张图的处理,黄老师不像我迫不及待的向学生介绍,而是让学生看图去发现,实践证明黄老师的处理方法是很恰当的,学生纷纷仔细观察这张图片,搜索着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到耳蜗很像蜗牛,这可能是“耳蜗”这个名称到底来源,有的学生甚至根据图片推理猜测人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 二、因材施教,因“度”选材。学生分析耳朵的图片后,知道你们发杂的构造都有各自的作用,已经达到教学要求了,黄老师就取消了使用耳朵模型的介入。而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始终坚持展现一个生动的直观模型,为了增强真实性和直观性,我在课堂中增设了耳朵模具的展示,用意在于加深和巩固儿童对于耳朵构造的印象,在儿童易忽略和遗忘处加以适时点拨,深入浅出,帮助儿童完成了对于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但根据教学现场而言,这个班级的学生完全不再需要模型的重复了。 三、充分展示学生的原有认识。黄老师在让学生自己认识了耳朵内部的结构后,她安排学生猜测这些结构的作用时,提供学生一张记录单,在记录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缘由认识对耳朵的功能进行猜测,这些猜测对实验前有很好的揭示作用。有利于后面活动的开展,也为后面的活动奠定教学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在制作耳朵模型的实验的模型中,教师利用不能的力量敲击音叉,学生发现“耳膜”会振动后,学生们也很想探究他,但是这个材料有限,不能小组操作。黄老师就让他们唱一首歌曲来观察“耳膜”的变化。学生的激情演唱让“耳膜”跃动不止,也更激起学生的演唱热情。 通过该课的教学,我们看到,科学教学是一件非常愉快也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儿童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究、去观察和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设计科学教学,就能让科学探究活动变得有声有色,流光溢彩,从而使科学课堂教学于潜移默化之中呈现出对于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