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课稿七——《丝路明珠》 本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教学目标达成、重难点的突破 本堂课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相互渗透,既有知识的传承、能力的提升,又有情感的培养与熏陶。通过张静娜老师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以及引导,学生对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状况、地貌特征、坎儿井的原理和贡献等方面的内容都有所了解,知识目标很好地达成。整节课始终贯穿着情感的熏陶,几个环节的设计,如学生“探讨坎儿井的工作原理以及从古到今的贡献”认识到新疆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探讨为什么和如何保护坎儿井,保护人类的文明成果”、“探讨新疆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怎样做才能让这颗西部明珠永放璀璨的光芒?”等,既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人类如何利用环境和资源,改造环境,创造生活,表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学好知识去开发资源,改造社会,使本课的情感得以升华。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新疆的绿洲农业,难点是坎儿井的工作原理。采用材料(视频、图片)直观展示、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疑的教学方式,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学生对坎儿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突破难点后,“新疆地绿洲农业”的教学就显得比较轻松了。用丰富的图片和自身的学识让学生体会到了新疆人民合理地改造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有限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在广袤的沙漠地区开辟出了一片绿洲农业,使新疆成为了干旱的宝地,璀璨的明珠。 二、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时间分配合理,重难点基本突破,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比较到位。课堂中选取了许多课外材料,如中国地形图、新疆水果和其它物产的图片、坎儿井的视频及文字材料等,不仅使原本教材中的内容得到了扩充,非常贴切地解决了本课的相关问题,而且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整堂课显得饱满而充实。 三、教学过程 亮点:1、教学导入亲切、自然。“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外国朋友名叫亨利。亨利来中国旅游,他首站选择了我们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大家看图片,猜猜这是哪里?”设疑的方式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家有没有去过新疆?想不想去?为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打开了话匣子,对新疆的水果、风土人情如数家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顺畅自然。“如果你是导游,到了新疆,你首先会带亨利去干什么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新疆的水果不仅多而且甜。张老师顺水推舟地提问“为什么这么甜?”于是对新疆气候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张老师在教学中始终以亨利游历新疆作为串联知识的线索,环环相扣。 3、纵向联系,重现历史。在坎儿井的教学中,张老师适时地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坎儿井的呢?”由此引出了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以及亚欧大陆桥,师生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究,这不仅很好地重现了历史,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横向联系,升华感情。领略了坎儿井对新疆人民乃至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贡献,给学生出示了一段材料“坎儿井面临绝境/坎儿井数量由1237个减少到446个/年径流量由6.9999亿立方米减少到1.7亿立方米,仅有100多个能正常出水,其它仍在不断堵塞干涸”,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文明成果,保护我们的地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教学效果达成度 教学效果的达成,最有效的检验办法就是当堂测验,但是在40分钟的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只能观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积极,思考问题也比较深刻。在教师引导下能较好地分析材料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面对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新疆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怎样做才能让这颗西部明珠用放璀璨的光芒?”,学生能利用本节课所学并结合原有的知识进行回答,这就说明本节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值得商榷之处: 1、课堂中设计了小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在教师里巡视,建议可以更多一些师生互动,教师也参与课堂讨论,给学生一些建议或评价,课堂可能会更和谐,小组讨论也会更有效。 2、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做得还不够,整堂课里没有让我记忆特深的评价语言。 3、建议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可以安排学生收集有关教学内容的资料,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达到预习的效果,又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