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一课时)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了解地壳的变动及其原因,对于指导人类生产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御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节课为下几节课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并能描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初步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以及利用证据验证假设。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和演示,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原理的分析,培养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地球内部结构知识和地壳变动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获得一些通过收集证据证明假设的体验,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 3、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二、说学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形状,也对地球的数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地球内部的结构却知道的很少,对于地壳的变动的认识几乎是空白。另外,从目前情况看,学生比较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现成答案,自己收集信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总体上分析思维能力较强,创新思维与实践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而本节课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要求,本节课宜采用: 1、学案导学法。即课前给学生以预习指导,师生共同备课,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提问,学生解答为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结合多媒体及其他教学工具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很多知识都很抽象,所以适当的结合动画、视频及地球仪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提问: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上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地貌类型,而这些地貌类型是一成不变的吗? 新课教学: 教师:地球的内部结构像煮熟的鸡蛋,那我们来回想一下一个熟的鸡蛋是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蛋壳、蛋白、蛋黄三部分) 展示鸡蛋的图片,并指出鸡蛋的三部分。让学生思考,那么地球是不是也分为三部分呢?分哪三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一个拆分的地球(幻灯片)。通过自习让学生回答地球内部结构的分类,类似鸡蛋,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教师分别对地球的三部分进行介绍并要求学生熟记: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处。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在黑板上并逐一画图表示出来以加深学生印象,注意几个界线。 以黑板上此图为依据组织学生分析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所处的位置。 教师小结: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浆是温度极高的熔岩,能量极大。 介绍青藏高原上发现了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这里在古代是一片汪洋。 学生观看视频“青藏高原的隆起”。 介绍地壳的两种运动方式: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结合课件)。 学生自习并给出学生几条资料,让学生分析地壳发生了何种变化。 资料一: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资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仍每年以0.33一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资料三: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资料四: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分析四条资料并填下表:(先介绍水平运动、上升运动) 属上升运动的 属下降运动的 属缓慢运动的 属剧烈运动的 地壳真的发生着变动吗?怎么来证明? 让学生读图4-28分析结果: 1、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6.3米。 2、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6.3米。 3、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下降2.5米。 介绍地壳变动的原因: 地质构造:褶皱是地壳受力挤压研发生的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由于褶皱和断层的作用形成高大的山脉和盆地。用动画演示褶皱和断层形成的情况,并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手上的学习用具演示褶皱和断层。 组织学生完成讨论p129中的1、2题。 答案:1、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即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积累。 2、如:东非裂谷不断加宽,台湾海峡几度升降等可以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 教师小结:现有地表各种形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基本有两种方向,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有的运动十分剧烈,有的运动十分缓慢。 小结:利用板书小结。 作业:完成作业本B上第5节(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