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在上海屋檐下》说课 本课选自《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做可爱的上海人》。本单元是在前三个单元对上海的地理、历史、风土面貌了解的基础上,从“上海人”的由来,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学做文明市民三部分来引导学生了解上海,感受上海,从而培养学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身处在繁华、热闹大上海的学生对于人群的熙熙攘攘早已司空见惯了,每天上学路上所经历的挤车、节日观灯时遇到的拥挤等让他们对上海的人多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对于教材的内容学生有共鸣,有真实感受。其次,本校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外来人口,而作为上海本地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优越感,故此,对上海的构成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之间感情的培养,对于教材中呈现的一些事例,很多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他们在思想上有碰撞,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些都能为教学实施打下了铺垫。 基于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4大问题:1、什么同在上海屋檐下?2、这么多的人、事物都在上海,你发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人交往中有哪些不方便或者不文明的现象?3、就提出的这些问题,从我们的能力出发,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改善或协调、体谅他们?4、班级中也有新上海人,你知道他有哪些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你和你的伙伴会怎么做? 从教材中提取素材进行讨论,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进行探讨,在回归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同时我也在第一、第四个问题上着重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讨论氛围,初步有评价同伴、补充同伴发言的能力,这也是我校品社小课题《完善小学品舍学习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内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学会积极合作,相互体温,形成自我激励和积极地形态。 通过本次的品社课的交流,我自身在对品社课的课型和重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争取在下学期继续努力研究,深入教材,让学生在品社课上学得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