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学生分析: 本校地处农村,学生平时的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本地区的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农民洗脚上田,到城里打工。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许多土地被开发建成工厂、商品房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本地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 2、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各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媒体: 《丰收之歌》与录像、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录像、本地农作物图片。 课前准备: 1、分小组调查搜集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相关资料。 2、小组准备各种活动用具,如花生、马铃薯头饰、锄头等。 3、收集自己家中种植生产的农作物。 教学时数:2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