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获取信息的渠道》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部分。本节课分为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数字化两部分,将分两课时讲授。本次课主要讲授信息的获取部分。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本节课将详细讲述信息获取这一过程。 二、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中一年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课,对于从网络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在平时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信息的来源、渠道,以及如何选择信息来源等问题。本节课将设置合理情境,引用生活实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并通过学生自我思考、探索,最终帮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加深对信息获取渠道的理解,完成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理解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够正确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习惯。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