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弦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选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节课作以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学生在过去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此前还学过三角函数线、诱导公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在这个时候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一来为以后学习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像与性质奠定了基础,二来服务于电子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因此,本节的内容地位十分重要,它对数学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及对策 我所授课的班级,经了解这班学生实际状况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表达概括能力较差,理论联系实际不灵活。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和大量直观的图形,通过一课时的讲授,指导学生合作交流,联系自身学习实际,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周期性,更好的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就业做好铺垫。 3、教学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素质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 知识目标:了解正弦函数的值域、奇偶性,理解正弦函数的 最值、单调性、周期性。 ◆能力目标 :(1)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重点学习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研究函数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研究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提供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知识支撑。因此: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周期性。 教学难点:根据正弦函数一个周期内的单调性、最值得出整个定义域的单调性、最值。 5、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提前准备课件,为分组教学的开展,提前将学生有计划的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学生复习正弦函数的图像,预习正弦函数的性质,搜集与专业课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说教学方法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节课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主要教法是: 1、引导发现法:通过一个周期内的正弦函数单调性、最值去发现整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最值。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问题简单化,正弦函数的单调性用图形表示出来研究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分组教学法:通过分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完成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帮忙,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法的选用将本节课的练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了编排,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使所有的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都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说学习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天赋,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我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立足点是从“学会”达到“会学”进而提高到“乐学”。本节课我采用的学习方法如下: 1、观察法: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正弦函数图像,让学生去感知图像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上升与下降,图像左右平移2个单位,正弦函数的值重复出现。 2、分析归纳法: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归纳出整个定义域内的正弦函数单调区间,最值,值域,单调性。 3、合作探究法: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得出一个周期内的正弦函数单调区间,最值。 4、 练习法:把本节课所学的正弦函数的最值、单调性、周期性进行总的练习和巩固,检测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体现我校提出让每个学生都“课有所得”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视频播放,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关于示波器检测正弦函数信号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老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为主线,让学生探究在一个周期内正弦函数的最值,单调性,周期性问题。紧接着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对自己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应用,教师对个别学困生加以引导,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交流收获,全课小结。 针对刚才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同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以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两个层次布置了两道作业题,供学生选择。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本微型教案,本节板书为内容板书,直观清晰的理清了知识脉络,主要是观察图像得出正弦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的最值、值域、单调区间。 六、说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是教材的主导者和创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方法是教学的主线。题组递进法的选用将本节课的练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了编排,使所有的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都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激发灵感,相互开拓思维,相互拓展视野。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本节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了一些探究知识的方法。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