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一)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角的度量等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本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为后面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节课意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力图遵循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位立足点的理念。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能灵活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此课标指导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和启发探究等教法。数学的课堂应该是生动充满活力的、所以我还将采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于过程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活动的参与中。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点 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电脑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每个三角形有几个角?然后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做基础。 其中有一个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三个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吗?” 师: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 引发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时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发矛盾。从而教师趁此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新知要建立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温故而知新能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一个趣味的情境则自然而然的让学生自己得出矛盾,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经历过第一环节,学生已经感觉到哪个三角形说的对,取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秘密。从而安排此环节。 第一步,量角猜想 让学生任意画三角形,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完成小组活动记录表。 例如: 三角形 ∠1 ∠2 ∠3 内角和 30° 40° 110° 70° 80° 30° 90° 75° 15° 通过个人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学生就能在充足的数据基础上,有目的地互相辩驳、互相的吸纳,完善自己的猜想从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对于没有量出是180°的同学,要求再次测量,找到误差的原因。不仅让新知得到了及时的巩固,更培养了学生对待测量精益求精的思想。
第二步,剪拼验证 然后鼓励他们:“你发现的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呢?你能不能想办法验证?” 恰当的提问放飞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小组合作,操作验证。此时我会参与到学生小组探究中去。如果发现学生在验证过程中有困难,老师进行适当的提醒。如“180°是一个什么样的角呢?(平角)根据平角的特点,我们可不可以再想出其他的验证方法呢?”在小组探究后,请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结果。此时无论学生的回答如何,我都会对其乐于参与活动勤于思考给予积极的肯定。 可能出现的情况: A、分别撕下三角形三个角拼成平角的 B、分别剪下三角形三个角拼成平角的 C、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的 D、通过沿长方形对角线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推理得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这些方法都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对结论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演示结论 课件演示剪拼过程。 【设计意图】:受年龄、知识经验、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学生的验证中会出现操作不太精确,推理不够严密的情况。老师需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课件再次规范、准确的演示剪拼过程。
第四步,联系强化 师:现在回到开始的问题。那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比小三角形大吗?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小三角板和老师手中的大三角板进行比较来理解和探索。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都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从这一系列的联系对比中,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由表面的认识走向纵深的思考。
第三个环节:巩固新知 灵活应用 此环节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完成。 1、 基本练习 运用新知解决课前游戏中的问题: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猜一猜小动物背后藏着的角的度数吗?
2、 变式练习 教材29页 练一练的第二题。 3.灵活练习 本题答案不唯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来猜测,说明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4.探索提高 引导学生发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数学规律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小组竞赛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第四个环节 师生小结 聚焦课堂 师生互动:小结本堂课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有知识、情感、学习方法等等方面的体会与感受。请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我只进行补充和完善。 【设计意图】:这样能再一次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感知和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经历一个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空间,而课堂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段时间,当这个空间和这个时间相遇时,便有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