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可能性》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实践活动内容,也是较以往教材新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在教学时考虑到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二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为此教师设计了摸红球比赛。 在摸球比赛中,教师故意制造矛盾,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的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为什么女生每次摸到的都是红球,而男生怎么也摸不到红球,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一问题更使孩子的思维象喷发的火山,泉涌般产生了“在一只全装的黄球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在一只没有黄球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黄球”的观点,到这儿教师并没有让孩子喷涌的思维停止,而是顺水推舟“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再次把学生推到主人的位置,使孩子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发现的知识!”在这种悬念下,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争辩,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摸——议——猜——说”,顺理成章地引出“一定”与“不可能”,接着师便追问这样的游戏公平吗?在学生的思考回答后,又引出了“可能”。接下来通过装球游戏巩固新知,以摸球游戏完成表格反映可能性的大小来延伸本课的难度。 本节课用游戏的形式贯穿全课,转盘,摸球,玩飞行棋等游戏,都是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学生喜爱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其实也不会单调,枯燥和机械,而是很有趣的。而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事,内化提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老师的语言也十分重要。而这位老师让学生在完整的语言中体会思维完整性。语文中,有句话,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数学中,如果经常让孩子经常说完整的话,那么自然她也能从完整的话中体会完整的意思。 但我觉得,教学完“一定”,“可能”“不可能”后,让学生用它们来说说例子的时候,说得不够多。 这节课在诸多的活动中完成,将学生喜动、好奇的天性表露无遗,也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