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几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轼词《定风波》。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课文的理解与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地位
《定风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定风波》以路上突遇大雨未带雨具因此淋浴却感到欢愉的生活小事,表达了词人淡定自适的人生态度,朴实细腻。在这首词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意境的分析,想象、描绘,领悟到苏轼的丰富情感,在继《赤壁赋后》再一次和苏轼的内心作亲密接触,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必修一中掌握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中了解了唐诗,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表现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此之前学习过苏轼的《赤壁赋》,学生已经对苏轼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和思想倾向有所了解学生利用知人论世的理论来分析鉴赏诗词完全实现。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依照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如下几点:
1理解并准确背诵《定风波》,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2 学习知人论世的理论知识,锻炼将这种知识运用到不同诗作分析中的能力。
3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个目标当中,以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为重点,以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教学难点。
二 教法和学法
下面谈谈教学方法。我们常告诉学生。读然后知味,诗歌教学中诵读更为重要,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它的音乐性毋庸置疑,通过朗读体会出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以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如果学生能够读出了,自然在情感上能得到共鸣,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当然,诵读之外,引导想象是诗歌诵读的关键。而在对诗人情感的分析中,问题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学生也应该在反复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情感,并且根据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 教学设计
本词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书法导入,文化熏染 板书
我会使用多媒体展示定风波的书法图片,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引导到课文的内容上来,这样设计是因为新课标要求,高中课堂必须承担起在课堂上渗透,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贯彻这个思想。在学生欣赏完书法之后,对他们以后的书写规范会有帮助,同时,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这样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首先,老师配乐范读并做朗读指导:注意语调、语气、语顿,疑问句语气要上扬,(停而不断 从容不迫)
其次,学生自由朗读并派代表朗读,并说明朗读的依据
设计如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词作。
1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 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写作缘由,由此可见这首词因事感怀。
2根据序言所述,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的是那种情况?(明确:上阕:雨中下阕:雨后)
3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给同学们三五分钟自行讨论)
沉着 豪迈 随意而安 通达
第三环节 品味语言
(一)鉴赏上阕
1.上片从哪个角度写雨的?(明确“听觉,写出雨势很急)
2.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一种表现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明确:抓住“吟啸”、“徐行”、“轻”三个词。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轻”有轻快之意,诗人并未慌张躲雨,而是雨中漫步,与序言中“同行皆狼狈”相比,显得从容洒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
3.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①将烟雨和平生联系起来,“烟雨”指什么?
明确:自然界的风雨即人生的风雨,用了暗喻的手法(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异曲同工)。
②那么,我们来看看苏轼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明确:序中“三月七日”,注释中有介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苏轼因何贬谪的呢?——PPT展示乌台诗案:知人论世
③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任”字呢?
明确:任,任凭之意,任风吹雨打,依然如故,遭遇人生风雨打击,也无所畏惧,凸显性格中的无畏,洒脱,坚强。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4.“烟雨”我们解读出别样内涵,那回过头来,“竹杖芒鞋”和“马”能不能挖出点什么深意呢?
明确:“竹杖芒鞋”——江湖闲散生活;“马”——官场奔波。再看“轻”字,不仅是写脚步轻快了,更见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一种向往,那这种向往能不能实现呢,我们先按下。
5.学生齐读上阕。
(二)赏析下阕
下阕写雨停了,苏东坡人生最大的风雨也结束了,我们来看一看,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有什么样的新认识。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明确酒醒——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微冷:外部感受是内心情感的折射,微,表程度,一切苦难在作者这里已经不算什么了。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表明作者的乐观(板书))
“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表层:回头看来一路风雨,现今都归平静。深层:坦然面对风雨,一切都会过去,无所谓风雨晴明。
提问:又提到了雨,那么这里的雨和刚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是不是一样的呢?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隐喻义,双关。)
3.全词都是“常态”描写下蕴含深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一语双关,以曲笔写胸臆,显得含蓄蕴藉,从生活小事见出人生哲理。(举例《题西林壁》)
第四环节 合作探究 关键问题的讨论(高潮)
1.“归去”,大家想起了谁?谁还有归隐之心,或归隐的经历?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2、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第五环节 拓展延伸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人脑总是不断的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得到结论。所以,在归纳了苏轼的“淡定”态度的内心原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谈一谈他们所熟悉的古代文人的人生态度或自觉选择。如李白、杜甫、韩愈等熟悉的诗人。以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作品为例,分析它们的内心精神寄托。(通过具体诗人的普遍探究,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绝非凭空而作。而是作者人生经历、文化传承、心境情感的集成。通过这一探究,明确文人这一群体的共同心里指向,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第六环节 教师总结
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