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2013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证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紧张有序、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复习,根据省2013年高考制度方案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根植于最优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13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标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 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新课改省份高考试题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 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 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09年高考广东卷(B)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26题根据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切题。 第五,地域性。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 三、复习内容与进度 (1)复习内容 必修内容: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复习进度:
时间 教学模块 教学主要内容 课时 备注 2012年9月1日-10月24 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45课时 2012年10月25—2012年12月13日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40课时 2012年12月14日—2012年1月31 必修Ⅲ 《文化发展历程》。 40课时 2013年2月1日—2013年3月20日 选修Ⅰ、Ⅱ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0课时 2013年3月21日—4月 二轮复习 以专题整合必修、选修模块 30课时 2013年5月 三轮复习 回扣课本、梳理知识、实战训练、技巧反思、规范训练 24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