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一地理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地理教学主要是完成必修2人文地理的内容。分科后,对文科班加深扩展,补充地图知识,夯实基础。理科班注重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习兴趣。为会考做好准备。 二、 整体教学策略基本要求: 1、对备课组的基本要求 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地理组更加优秀;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 3、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0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4、 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5、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6、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教学进度安排及周课时进度的安排: (每周2课时)
第1周: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2周: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3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4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5周:城市化 第6周: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7周:种植业 第8周: 月考 第9周:畜牧业 第10周:专题讲评 第11周:工业区位、工业地域 第12周:期中复习、 第13周:期中考试 第14周:传统工业区 第15周:新工业区 第16周:交通 第17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18周: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19周;专题讲评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五、学生分析: 部分同学轻视文科的学习,教师德任务在于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兴趣。加强过手训练。提高综合素质,扩充知识面。
六、中心发言人及专题研究内容: 第1周: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2周: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3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4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5周:城市化 第6周: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7周:种植业 第8周: 月考 第9周:畜牧业 第10周:专题讲评 第11周:工业区位、工业地域 第12周:期中复习、 第13周:期中考试 第14周:传统工业区 第15周:新工业区 第16周:交通 第17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18周: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19周;专题讲评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七、试题命题及审题人: 我和一人一次,如,第一次月考我出题,则负责审题,下一次相反。 八、选修课主讲人姓名及讲座名称 1、 《奇迹》 2、 《后天》 3、庄三《地心游记》 4、 《海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