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反思 《金属的来历》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8课,本课通过引领学生查阅资料、搜集生活中金属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常见金属用途的认识,懂得金属与金属矿物的关系,同时,对金属矿物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这课内容,我精心准备,通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全面展示炼铁的全过程,以此为例来说明金属来之不易,从中对冶金工业的生产过程有初步的了解,懂得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了解导电、传热、柔韧性、光泽等金属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获得科学结论的兴趣和能力,懂得科学的结论是需要实验证明的道理。拓展活动则通过模拟采矿,懂得矿物开采的基本过程,从中体验矿物开采的艰苦性,同时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点点体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者必须重视小学科学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