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在我校开展的“践行洋思经验 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我执教了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让灯亮起来》一课。这是电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认识电知识的开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下列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掌握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学习结果;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借助直观材料了解“电流、电路”的概念。 其难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围绕上述目标,我精心设计了“谜语引入,了解灯泡的结构——合作探究,让灯亮起来——整理信息,揭示电流电路的概念——拓展延伸,运用于生活”的教学流程。一节课下来,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一、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环节 新课导入时,老师说:有一个迷语,想考考大家,看谁的脑瓜最聪明。迷语是“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满花。”学生们兴高采烈,踊跃举手,准确地回答出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顺利进入新课,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师生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从教师层面来说,自制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五颜六色的灯光图片,了解灯泡的结构,认识电池、灯泡、导线;为学生准备张贴用的记录纸、小组实验用的导线及备用电珠。从学生层面说,4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分别准备一个小电珠、一个电池、两块吸铁石、一支黑色彩笔。这样的准备,让所有的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在共同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 注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合作探究,怎样让灯亮起来”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猜想方案,并在记录纸上画出方案;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让4人一小组合作,对照猜想的方案进行检验,在亮的方案下打√,在不亮的方案下打×;如果猜想的方案都不亮,则另外找出一种亮的方法,并把连接方法画下来。十分钟后,让各组选择一种亮的方案,张贴在黑板上,供全班交流用。共同整理信息时,引导学生先筛选,找出相同的方案,进行分类;再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每一类的连接方法;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共同点,从而完成对电流电路知识的认识。 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开课不久,教师就用电安全作了强调:我们研究有关电的知识,只能用电池来做实验,千万不要用插座上的电做实验,那样非常危险;生活中发现电线断掉在地上,自己不要去处理,要及时告诉大人,让有经验的人去处理。分组实验前,教师提出要求:4人一小组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共同合作,要小声交流,边做实验边记录。
|
|